标题: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福州玉泉昙懿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 出家后,久依圆悟克勤禅师参学,自谓已达不疑之地。 南宋绍兴初年(1131),昙懿禅师出世于兴化祥云,一时法席颇盛。 后来,大慧宗杲禅师来福建弘化。 宗杲禅师知道他所见尚未谛当,于是写信给他,让他前来。 昙懿禅师却迟迟不应。 于是,宗杲禅师便在小参的时候,对昙懿禅师的种种见处加以痛斥,并张榜告诸四众。 昙懿禅师不得已,只好在结夏期间,破例(佛制戒律,结夏期间是不许外出的)前来礼谒宗杲禅师。 宗杲禅师于是仔细地勘验了昙懿禅师的证悟,说道:汝恁么见解,敢嗣圆悟老人邪? 昙懿禅师一听,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便辞掉了所住持的寺院,一心亲近宗杲禅师。 一日,昙懿禅师入室参礼。 宗杲禅师问:我要个不会禅底做国师。 昙懿禅师道:我做得国师去也。 宗杲禅师于是大喝一声,将他赶出丈室。 过了一段时间,宗杲禅师告诉昙懿禅师说:香严悟处不在击竹边,俱胝得处不在指头上。 昙懿禅师一听,终于顿明宗旨。 宗杲禅师这才给予印可。 昙懿禅师后出世,住玉泉接众。 其间,昙懿禅师曾前往南泉小溪,看望宗杲禅师。 宗杲禅师特地升座说法,举云门示众之公案一日,云门文偃禅师拈拄杖示众云:凡夫实谓之有,二乘析谓之无,缘觉谓之幻有,菩萨当体即空。 衲僧见拄杖子但唤作拄杖子,行但行,坐但坐,总不得动著。 举完此公案,宗杲禅师便提唱道:我不似云门老人,将虚空剜窟。 说到这里,宗杲禅师蓦地拈起拄杖云:拄杖子不属有,不属无,不属幻,不属空。 然后卓一下拄杖,继续说道:凡夫、二乘、缘觉、菩萨,尽向这里,各随根性,悉得受用。 唯于衲僧分上,为害为冤,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 进一步,则被拄杖子迷却路头;退一步,则被拄杖子穿却鼻孔。 即今莫有不甘底么? 试出来与拄杖子相见。 如无,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正恁么时合作么生? 说完,宗杲禅师便下座,请昙懿禅师为众拈提。 昙懿禅师于是登座,先向宗杲禅师致谢,然后提举前面的公案,说道:适来堂头和尚恁么批判,大似困鱼止泺(po,同泊),病鸟栖芦。 若是玉泉(昙懿禅师自指)则不然。 说到这里,昙懿禅师便拈起拄杖道:拄杖子能有、能无、能幻、能空,凡夫、二乘、缘觉、菩萨,昙懿禅师卓一下拄杖,继续说道:向这里百杂碎。 唯于衲僧分上,如龙得水,似虎靠山。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 进一步则乾坤震动,退一步则草偃风行。 且道不进不退一句作么生道? 良久,又道:闲持经卷倚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 从昙懿禅师的这段提唱来看,大有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的气魄。 实际上,师资二人,并不矛盾:一个即体,即体则官不容针,一个即用,即用则私通车马,体用如如,方便即是究竟。 发布时间:2024-09-27 09:44:14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