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莲池大师:答问 内容: 莲池大师答虞德园前与彼辩者,姑置勿论。 更辩之。 前辩是折伏狂愚,今辩是与贤智者平气商榷,乞勿作一例视之。 极知居士爱我,必欲此刻为全书耳。 我今此辩,亦如居士爱我,唯谅照是幸。 共命鸟非也,已改作恐非矣。 然不可不辩。 共命不专极乐,雪山、五天竺皆有之。 《法华》诸经屡取为喻。 注释者止言两头,及《翻译名义》俱然,曾无人身之说。 即鸡头摩所传图绘,然亦无存,亦未闻何经传载此五通菩萨言是人身也。 岂得以工匠所作为准凭耶? 故前辩云:有经论出载则可。 且极乐地平如掌,无有诸山。 今装塑西方,竟作山形,安可信也? 时人于古圣贤注疏,恒求其错。 工匠人所作,反蹈常袭故,不敢作一语辩正,独何欤? 又云蛇身亦得称帝。 夫蛇身者,尚称为帝而不称为蛇。 今人身者,反不称人而称鸟耶? 故前辩云:既是人身,不得称鸟。 愚意蛇身者,肤鳞鳞如蛇皮耳,非真蛇也。 若真蛇者,将横身而称帝欤? 则俨然一蛇,何以御臣民? 将正身而称帝欤? 则无手无足,袅袅如竹竿,何由而立? 何由而坐? 何由指挥动作,而行政事? 乃至神农牛首,亦状貌似牛,如沛公龙颜、班超虎头之类耳。 若真双角指天,两耳披风,针其毛,长其喙。 世所谓牛头马面者,阎罗王之部卒也。 人将走而避之之不暇矣。 故昔人谓外纪不可尽信。 而共工头触不周,王充辩云:既不周号为天柱,共工力能触之使折,何以战而不胜? 此论不徇旧说,痛快千古。 今之共命,恐亦类是。 白 鹤按《政和图经》云:鹤有玄、黄、苍、白,白为最良。 《穆天子传》云:天子至巨蒐二氏。 二氏献白鹤之血以饮天子。 如寻常白鹤,畜者颇众,何必以献至尊? 若其献者,必珍贵异常,世所希有故也。 稍有黑毛,非真白鹤。 若真白鹤,毛羽纯白。 不肖儿童时,闻一博古老人所说。 高瑞南亦闻之可证。 又引鹅鹭亦白。 然此等原不以白为贵,不可以例。 如鹤白、鹦鹉白、龟白、鹿白、兔白、象白,皆以白为贵,世所希有。 鹤之纯白,正是此类,请更详之。 耳所未闻,目所未见经云:尚无恶道之名。 即耳不闻此名也,不过极言其决无恶道耳。 若云亦必谈及恶道,当有闻者。 则彼土目中且实见鹤、雀,宁止耳闻? 据此,应改文云尚有恶道之实,何况有名耶? 前以彼怪行文倒说,不知其意若此。 居士奇卓之才、淹博之学,震旦国中等埒无几。 今在禅门,正儒、释二家望以为赤帜,而随之转移者也。 不宜反为拘名滞相者所惑。 宜以大方之论,折其小见。 圆通之旨,破其偏枯。 使正法大明于世,以报佛恩,乃分内事。 奈何塞毗耶不二之门,较东西于曲径。 撤灯王狮子之座,争尺寸于绳床。 非所望于后身之金粟也。 如不肖者,不希法师之位,不慕善知识之名,不贪求四众归仰。 即谤满天下,甚而覆瓿代薪,亦任之而已矣。 发布时间:2024-11-09 13:50:26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