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供灯的殊胜功德利益 内容: 印光大师:就像当年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典故中那样,迦叶无需言语,微微一笑,便与佛心心相印! 相与理体二种法,两者并不互相分离。 由于有清净心(心,即是理体),才会有清净境(境,即是事相)。 如果没有清净境,如何显出清净心呢。 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了,佛土就清净了),这叫做心具(自心性中本来具有一切事相)。 如果不是自心本具,那么有因也不能感得果报了。 你的意思认为,事,就只是事相庄严。 理,就只是心性理体。 理体在事相外,事相在理体外,这怎么能称作为理事呢。 譬如建房屋,要有栋,梁,椽,柱,墙壁,这是事。 房屋是空的,这是理。 必定要有栋梁椽柱的实有,才能得到房屋空(的用处)。 由于有了空,才可以实施安置栋梁椽柱。 理和事互相作用,也如同空与有互相作用一样。 怎么能死死执著偏颇的知见,认为有就没有空,空就没有有呢。 这种义理,如果不明白,就应当精勤持诵(精,不杂。 勤,不懈怠。 持,不忘失。 诵,泛指读诵。 读是依文字,诵是离文字),不要妄生猜度(妄想中生出猜测计量)。 久而久之,业消智朗(业障消去智慧明朗),自然可以一笑而喻(直译是笑一下就明白了。 意思指,觉悟到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的微妙道理后,也不是言语所能表达。 就像当年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典故中那样,迦叶无需言语,微微一笑,便与佛心心相印)。 古人最初,都在认真用功上著力,不在卜度思量(推测思虑的意思)处用心。 所以古人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今人所能达到的. 发布时间:2024-12-14 09:10:29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