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神秀门下选例五则 内容: 第二篇到曹溪时代的禅师神秀门下选例五则一、五台山巨方禅师安陆人也。 姓曹氏,幼[禀-禾+示]业於明福院朗禅师,初讲经论,後参禅。 会及造北宗,秀师问卅︰「白云散处如何?」师卅︰「不昧。」秀又问︰「到此间後如何?」师卅︰「正见一枝生五叶。」秀默许之。 入室侍对,庶几无爽。 寻至上党寒岭居焉,数岁之间,众盈千数。 後於五台山阐化,涉二十余载入灭,年八十一。 (下略)二、河中府中条山智封禅师姓吴氏,初习《唯识论》,滞於名相,为知识所诘,乃发愤罢讲。 游行登武当山,见秀禅师,疑心顿释,思养圣胎,乃辞去。 居于蒲津安峯山,不下十年,木食涧饮。 属州牧卫文昇,请归城内,建新安国院居之,缁素归依,憧憧不绝。 使君问卅︰「某今日後如何?」师卅︰「日从蒙泛出,照树全无影。」使君初不能谕,拱揖而退,少选开晓,释然自得。 三、兖州降魔藏禅师赵郡人也,姓王氏,父为豪掾。 七岁出家,时属野多妖鬼魅惑於人,师孤形制伏,曾无少畏,故得降魔名焉。 即依广福院明赞禅师出家服勤。 受法後,遇北宗盛化,便誓抠衣。 秀师问卅︰「汝名降魔,此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耶?」师卅︰「有佛有魔。」秀卅︰「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议境界。」师卅︰「是佛亦空,何境界之有?」秀悬记之卅︰「汝与少皡之墟有缘。」师寻入泰山,数稔学者云集。 一日告门人卅︰「吾今老朽,物极有归。」言讫而逝,寿九十一。 (以上三例录自《景德传灯录》卷四,《大正藏》五一. 二三二页上─中)四、京师兴唐寺普寂禅师姓凭氏,蒲州河东人也,年才稚弱,率性轩昂,离俗升坛,循于经律,临文揣义,回异恒流。 初闻神秀在荆州玉泉寺,寂乃往师事,凡六年,神秀奇之,尽以其道授焉。 (中略)中宗闻秀年高,特下制令普寂代本师统其法众。 开元二十三年(西元七三五年)勅普寂於都城居止。 时王公大臣,竞来礼谒。 极严重少言,来者难见其和悦之容,远近尤以此重之。 二十七年(西元七三九年)终于上都兴唐寺,年八十九。 (中略)赐谥号卅大慧禅师。 (下略)(以上录自《宋高僧传》卷九,《大正藏》五○. 七六○页下)五、吉州志诚禅师少於荆南当阳山玉泉寺,奉事神秀禅师,後因两宗盛化,秀之徒众,往往议南宗卅︰「能大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卅︰「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 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 汝等诸人,无滞於此,可往曹溪质疑,他日回复,还为吾说。」志诚禅师闻此语,礼辞至韶阳。 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六祖告众卅︰「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师出礼拜,具陈其事。 祖卅︰「汝师若为示众?」对卅︰「常指诲大众,令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祖卅︰「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於理何益? 听吾偈卅︰『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五,《大正藏》五一. 二三七页中) 发布时间:2024-12-20 14:22:32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