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人生如梦亦如影 内容: 人生如梦亦如影要离苦得乐,必须修道。 内修克己复礼,外修断欲去爱。 有首偈颂,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念出来,作为参考:不求大道出迷途 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 一生身世水泡浮妻财撇下非君有 罪业将行难自欺试问堆金等山岳 无常买得不来无不求大道出迷途”:我们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的生命无常,事业无常,富贵无常,所谓“乐是苦的因”。 世界所有的乐,在里边都有苦。 要离苦得乐,必须修道。 修道,首先去习气毛病。 怎样去呢? 内修克己复礼,外修断欲去爱。 双管齐下,才能有立竿见影之效。 人是色欲而生,色欲而死,这是顺流。 世俗人,顺流而行,所以生生死死无止境。 出家人,逆流而行,逆则成圣。 逆和世间法正好相反,世人所好的,我们修道人不好;世人所贪的,我们不贪;世人所爱的,我们不爱;世人所迷的,我们不迷。 要求大道,必须出迷途。 什么是迷途? 就是无明作怪,无论向那边走,都是迷的无所明了。 究竟不知是怎回事? 也就是迷失方向,应该走的路却不认识,尽走冤枉路。 要知道:不求道,不能出迷途。 若想出迷途,就要修道。 修道就要求明眼善知识的指导。 善知识懂得如何教你修道,令你如何能了生脱死,令你不在轮回中打转。 善知识所知所见,都是正确的,没有半点邪知邪见成分的存在。 纵负贤才岂丈夫:你若不求道,不出迷途,那就辜负你的贤才,也就是智慧德相。 佛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如果不修行,就不能有所成就。 把自己的智慧德相辜负了,这岂是丈夫之所为呢! 百岁光阴石火灼:假设能活到一百岁,其光阴如同石火一般,转瞬即灭。 一生身似水泡浮:由生到死为一生。 这个身体好像水上的一个水泡,浮在水面,在那漂来漂去,是虚妄的,没有真实性,刹那间,就不存在。 何必留恋它? 何必执着它? 妻财抛下非君有:等到死的时候,无论有多少钱,也买不了不死。 将所有金银珠宝,统统抛下,一文也带不走。 这时候,妻财不属于你所有,两手空空去见阎王。 罪孽将形难自欺:无论是杀业、盗业、淫业、妄业、酒业。 种种的业,都跟着你走了。 所谓“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自己没有法子骗自己。 因为是你造的业,一定要自己来受报,任何人代替不了。 试问堆金等山岳:积聚的金银,等于大山之高,成为世界金子大王,富甲天下。 可是死的时候,又有何用? 好的子孙不需要,坏的子孙,用来造孽,反而增加罪过。 无常买得不来乎:虽然有如山岳的金银,可是你能用钱财买通无常鬼不来吗? 那是办不到的。 无常鬼是大公无私,不讲人情,不收红包的。 人在世上,就是这样的情形。 我们出家修道,就要超出,不受这种限制。 再不认真修行,还等待什么? 要晓得出家的目标,就是了生脱死,超出轮回,不是在这混吃等死。 各位!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要努力修行。 -02-为何与道不相应修道很久而未能与道相应,是因为妄想心在作怪。 修道很久而未能与道相应,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妄想心在作怪。 有了妄想心,把戒破坏了,把定破坏了,把慧破坏了。 若有妄想心,持戒也不坚固,修定也不坚固,更谈不到慧力。 妄想一生,攀缘心随着而来。 因之,跟着万物转。 眼睛所见的色,耳朵所闻的声,鼻子所嗅的香,舌头所尝的味,身体所觉的触,意念所知的法,这都是万物的境界。 若是着住在万物上,跟着万物转,就生出贪求心来。 对于你所欢喜的,就生出贪心来。 贪心一起,就想办法得到它。 得到之后,还不知足,仍然在贪。 这种贪心,就是无底坑,永远填不满,所谓“欲望无止境”。 贪钱的人,有了钱之后,又要贪名。 有了名之后,又要贪洋房、汽车、飞机、轮船等等。 这就是有所求。 有时不能遂心满愿,就生烦恼。 烦恼一生,种种妄想随之而来。 妄想一生,便有忧愁。 身也苦,心也苦,种种邋遢行为便现前,不清净的思想也现前。 因为这种关系,与道不相应,不能了生脱死,而在六道轮回中转来转去不想出来。 越转离自性越远,就落到苦海里边,拔不出腿来。 自性的本体,就是真常之道。 什么是真常之道? 无形无相,没有一个具体,若能明白,就得到这个道。 若不明白这个理,就一天比一天堕落。 若能觉悟这种道理,时时刻刻都会有智慧光明现其前,妙真如性也现其前。 这时候,就与道相应。 -03-究竟什么是道修道就是把生死的门关闭。 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没有一个人不包括在道的里边,没有一个众生能跑出道的外边去。 道就是性,性就是众生的本体。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无论胎卵湿化、飞潜动植、四生九有,都具足这个道。 在《道德经》上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是老子所说的道理。 研究起来,很有哲理。 浅释如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就是有智慧的人,善根深厚的人,也就是上等人。 闻道就是听见这个道如何去修行。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早晨听见这个道,就是在晚上死了,也没有遗憾。 为什么? 因为闻道而开悟,明白这个道,人人具有,个个不无,都没有离开这个道。 不过,我们背道而驰,离道越走越远。 这个道是什么? 就是一个规矩。 遵照规矩走,就是修道。 不遵照规矩走,就是没有修道。 规矩是什么? 就是戒律。 依戒律来修行,就是修道。 从根本来讲,道就是了生脱死的一条路。 修道就是把生死的门关闭。 什么是生死之门? 就是欲念。 有了淫欲心,便开生死之门。 断了淫欲心,便关生死之门。 上等人,一听这个道:“喔! 原来是这回事! ”所以勤而行之,要返本还原,回光返照,背尘合觉,用功修道。 一天到晚在那修行,如鸡孵卵,如龙养珠,如猫捕鼠,聚精会神,在那守着。 只有一个修道心,没有其他的妄想。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就是中等人,也就是普通人。 这种人有一半智慧,又有一半愚痴。 听到这个道,好像记得一点,又好像忘了一点。 总是似是而非,弄得两头都不到。 或着于空,或着于有,但是不彻底不究竟。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就是愚痴人。 你若告诉他断欲去爱就是修道,守规矩就是修道,他说:“嗨! 这太笨啦! 你们修道人,真是愚痴到极点,怎样不要财色名食睡? 这五欲之乐,多么好呀! ”所以他哈哈大笑,认为修道人太笨了。 如果他不耻笑,谈不上为道。 我天天对你们讲经说法,最要紧的事,就是断淫念。 在《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一定要断淫欲的念头,才能出离红尘,所谓“淫心不断,煮沙成饭,无有是处。 ”各位! 修道人与世俗人不同,世俗人所贪所爱所迷所好,我们要断绝。 所谓“脱尘离俗”,一切言论和思想,与世俗人也不同。 这一点,各位应该注意,不能同流合污。 凡是在万佛圣城的人,一定要修道,要守规矩,要持戒律。 出家人,不守规矩,不持戒律,那出家有什么意思? 出家和在家有所不同。 既然出家了,又有世俗的习惯,那又何必出家? 这点要弄清楚。 为什么有末法? 因为人的褔报薄了,没有圣人出世,也没有正法住世。 我不自量力,一定要主持正法住世,坚持到底,不向环境投降。 我既坚持,这样做,是很费力的,可是我决心这样做。 无论如何的艰难,我也要完成使命。 各位! 凡是跟我学道的弟子! 要明白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 应该在这世界上做一个出类拔萃的出家人,作为领导者,做个模范的典型,不与一般人同流合污。 否则,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出家人。 发布时间:2024-12-25 09:57:43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