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云继梦:这就是「正念」之所系 内容: 这就是「正念」之所系安住在哪里?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行! !! 一个行者,在经过「保衽」的功夫以后,对于「心念的运作」,他很清楚。 在「句中玄」的时候,他对于凡夫的心念清楚;然而,对于一个行者,他自己的心念应该怎么运作,他并不清楚。 那么,到了「意中玄」以后,我们一再的揣摩、一再的摸索运作,现在,我们对于正确的运作方法已经熟练。 在「保衽」功夫的这个阶段里头,事实上,它的纵深是很长的、是很长的,它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只有一个「保衽」、只有一个「长养圣胎」而已;这里面要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 在《华严》里面,它是叫作「相似觉」,好象觉悟了,是真的觉悟,而且功夫也相当的大。 不过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有脱落的情况。 在「十住位」这个阶段,又叫作「十解」,你要彻底去明白,我们心思运作是个什么样子,那么,接着就要「安住」,把它安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正的「保衽功夫」是指这个部份。 因为这个时候,最难、脱落力最大;明知正确是这样,常常就会给自己出洋相,虽然别人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行者有一个特色,就是会懊恼,自己会跟自己过不去──「我怎么老是这么差劲、不能守住、常常会跑掉?」对于一个进入这样状况的行者、一个有责任心的行者来讲,他对自己的逼迫是非常强烈的,这种情况常会发生,经常有。 经过「十住位」的锻炼以后,你稳住了、不会脱落了,你就不断实践(十行),一直在这种情况中运作,很清楚的,内心里头是跟凡夫完全不同,然后,再把这种状况给予扩大(十回向)。 所以,我们在讲席中,把这些定义都讲得很清楚。 从「行」的立场来讲,那是更明白的。 「安住」在这种状况不再脱落、不再掉入凡夫的思惟模式里头,然后,从我们自己正确的思惟模式上面,逐渐的建立起来。 刚开始要建立正确的思惟模式,并没那么容易、没有那么容易,常常脱落。 好了! 现在不脱落了,你一再的运作,那就「十行位」啊! 安住,安住在哪里? 1. 布施、2. 持戒、3. 忍辱、4. 精进、5. 禅定、6. 般若,7. 方便,8. 愿、9. 力、10. 智──十行! !! 实践什么? 也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为什么都是这十波罗蜜呢? 这就是「正念」之所系。 发布时间:2025-01-26 11:13:20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