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正果法师:防护诸根 内容: 防护诸根正果护持净戒中,接触事事物物,其具体的作法就须防护诸根,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是色根,第六是心根。 五根以心为主,故防护诸根中,以制心为主,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佛陀在《遗教经》中教导说:“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下可制也。 亦如恶马,可以辔制,将当牵人坠於坑埳。 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 是故智者,制而不随。 持之如贼,不舍纵逸。 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护根法要,凡有三喻。 一、牧牛喻。 牛喻五根,牧人喻比丘,执杖喻戒念,苗稼喻诸善功,即定慧等法。 二、恶马喻。 恶马喻五根,辔制喻戒念,坑埳喻三恶道。 因为放纵五根,不惟妨善,又必坠恶。 故说非唯五欲,将无涯畔矣! 三、劫贼喻。 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其祸甚於劫贼。 倘非制而不随,岂得名为智者。 又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如刀刃上的蜜,不足一餐,小儿舔之,徒遭割舌之患! 经文又说:“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譬如有人,手执密器,动转轻躁,但觐於密,不见深坑。 譬如狂象无鈎,猿猴得树,胜跃踔踯,难可禁制。 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 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五根是色法,顽钝无知,依心而转,皆以心为主。 所以欲制五根,莫如制心。 心之可畏等。 明心有三障:一、心性差别障,贪分烦恼,吸食善根,过於毒蛇。 嗔分烦恼。 吞害善根,过於恶兽。 痴分烦恼,损减善根,过于怨贼。 等分烦恼,焚烧善根,过於大火越逸。 故云未足喻也。 譬如有人以下文句明轻动不调障。 蜜器,喻五根受五尘乐。 动转轻躁,喻转识随逐诸根,念念不定。 但观於密,喻六识唯缘现世六尘,不见深坑,喻不知未来障碍。 狂象无鈎,喻心无三昧法所制。 猿猴得树,喻心缘六尘境生染。 故当急挫,令入调柔不动三昧。 次文纵此心者,丧人善事,明失诸功德障。 次文制之一处,示无二念三昧相。 次文无事不办,示起多功德三昧相。 精进折伏汝心一句,示调柔不动三昧相。 防护根门,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三卷说名为根律仪。 总开为五句。 兹分述如下:一、密护根门。 “云何名为密护根门? 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 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 如是名为密护根门。 ” 密护根门,就是於所防护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严密防护,不令生起过失。 防守正念和常委正念,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 即举能防护的正念,以解释所防护的六根。 由於安住正念防守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仪,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即说明以正念为根律仪的体性。 文中虽举正念,实亦兼具正智,总以正念正智为根律仪体。 《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说:“复次,若有苾刍,欲勤加行密护根门;应以四相,了知妄念过失,及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 云何四相了知妄念过失? 一、缺念,二、劣念,三、失念,四、乱念。 缺念者:谓於密护诸根门法,不听不受,不善了知。 劣念者:谓於彼法,虽听、虽受,难善了知;而不常作,非委悉作,若修,若习,若多修习。 失念者:谓虽修习,亦多修习;然或有时不正了知而有所行。 乱念者:谓即於彼非杂染中,生杂染想。 杂染中生非杂染想。 云何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 一、是烦恼生因,二、与杂染生相应,三、毁坏羞耻,四、起错乱犯。 烦恼生因者:谓如有一,执取於相,执取随好。 由此因缘,於是处所,恶不善法,随心流逸。 与杂染生相应者:谓即於彼,恶不善法,俱现前行。 毁坏羞耻者:谓如有一,於所羞耻而不羞耻。 又即於彼恶不善法现在前时,而无羞耻。 起错乱犯者:谓即因彼无羞耻故;或犯所犯罪,或思舍所学。 ”文义清楚易知,不用解释了。 二、防守正念。 “云何名为防守正念? 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 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 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 於时时中,即於多闻若思若修。 正作瑜伽。 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 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於时时中善能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 如是名为防守正念。 ”增上即顺益,胜因之义。 由於前面严密守护根门的胜因之义。 增上即顺益协助促进力量,恐於六根生起过失,住於正念防守六根。 复恐正念有所散失,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三慧。 由闻思修三慧促进力量故,获得正念得现前。 又为了所得正念,一、无忘失故,二、能趣证故,三、不失坏故,即於闻思修,正作相应,正勤修习,不停息加功用行,一时一刻也不离开加功用行。 由此多闻、思惟、修习所集成的正念,於时时中善能防守,修相应的瑜伽作用,正念不失,六根就能不流逸散乱,如是名为防守正念。 三、常委正念。 “云何名为常委正念? 谓於此念,恒常所作,委细所作。 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名无间作。 委细所作,名设重作。 即於如是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总说名为常委正念。 ”常委正念,就是对於正念无间断地和殷勤敬重地摄持修习而作为,即能制伏色声香味触法,防护六根生起过患的所缘,所以名为常委正念。 简单地说,防守正念,是於正念能不忘失。 常委正念,即於无忘失念得到保证任持的功力。 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引生六根生起过患的强烈之缘,是防守正念和常委正念的差别。 四、念防护意。 “云何名为念防护意?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 由此分别意识,於可爱色色将生染着,於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 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 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 由此意识,於可爱色法将生染着,於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 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心的生起,有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的五心差别。 眼根色法为缘,生起眼识,次即生起分别意识起诸烦恼。 如率尔眼识相逢违逆和生相顺的色尘时,立即生起分别的意识寻求心和决定心,如果不防护此分别意识,其次即入於染净心位生诸烦恼,故说名为将生。 入於染净心位,多念相续即名等流。 於可爱色不可爱色染着憎恚,即是已生烦恼。 其次文中类推耳等四识,当知亦尔。 谓耳等如眼识俱行分别意识,由正念增上力,能防护非理分别生起烦恼的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意根法尘为缘生意识,即明率尔意识。 即此意识,有与不如法的非理分别同时相应俱行,能够生起烦恼。 由此意识,於可爱色法和不可爱色法将生染着憎恚。 即此率尔意识与彼次後寻求,决定前後俱行,当起染净位中烦恼,故论说将生。 论的前文说色色,後文说色法者,五识缘色体意识缘色法,是其差别。 色法者,谓缘彼色上生住导减,是缘色处假立的四相法名为色法。 亦由如是正念增上力,能防护此寻求,决定分别意识,令生染净位净识,不生所有烦恼。 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发布时间:2025-02-11 12:30:06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