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YIN的福实录 内容: 05 将军功成不好色程颜宾是一位勇敢善战的军人,当他率兵攻下宁县的时候,部属们为了庆祝胜利,在民间物色了三位年轻貌美的小姐,献给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当时他虽喝醉了酒,但并没有丧失理智,面对如花如月的绝色佳人,并没有动一丝一毫的邪念,他庄严和蔼的对三位小姐说:‘你们都好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我应当保护你们,怎敢违背良心,妄想侵犯你们呢? 明天我一定通知你们的家长,领你们回去。 ’说罢,令部属把三位小姐妥善的安置一室。 第二天早晨,立刻寻访她们的父母,把他们的女儿分别领回家中。 当地的民众,对于这位人格高尚的军官,都十分爱戴,树立了真正英雄不好色的正确观念。 因为他的声誉日隆,深为上级器重,不久升任巡察使。 享寿九十三岁,临终以前,预知时至,告别亲友,含笑而逝。 他有几个儿子,都很显达。 (取材自感应篇汇编)06 不呼小猫喜大茅明代有一位读书人,姓茅,名鹿门。 在二十余岁的时候,求学于浙江省余姚县,住在邑庙前钱姓家中。 钱家有一婢女,豆蔻年华,活泼可爱,并且情窦初开,对于茅鹿门这位单身的白面书生,不由自主的在她心中起了爱苗。 有一晚上,茅鹿门正在灯前读书,忽然听到婢女在他书室外面叫著:‘猫咪咪! 猫咪咪! ’他因为读书读得津津有味,不愿分心,所以起先没有睬她。 可是那婢女还是‘猫咪咪! 猫咪咪! ’的叫个不停。 他觉得奇怪起来,把书本合上,站起来对婢女说:‘夜深了,你猫咪咪的叫个不停做什么? 难道有鱼给猫吃吗? ’婢女听了,格格的大笑,轻佻的说:‘茅先生真是书呆子,我老实告诉你:我不是呼喊小猫,我实实在在的喜欢大茅呢! ’他一听这话不对劲,知道婢女是在挑逗他,就正色的说:‘我父亲命我远出读书,对我期望甚殷,我一定要学业有成,才能报答我的父亲。 如果学业未成功名未就,在外面乱谈恋爱,或与你有非礼的行为,那么他日回去,叫我有何颜见我父亲! 更有何颜见你主人呢! ’婢女听了,知道茅鹿门是一位专心读书的好人,无法挑逗,只得羞惭而退。 从此婢女断绝了心中绯色的爱念,转为对他纯洁的钦敬。 后来茅鹿门果然学业有成,考中了嘉靖戊戌榜的举人,官至副使,享寿九十岁而终。 (取材自寿康宝鉴)07 张文启不淫得贤妻张文启是福建人,有一年,闽地土匪犯境,他为了逃避匪难,与朋友周君一同避入山洞中。 当他们进入山洞后,发觉洞中有段蜿延曲折的路,里面花木扶疏,落叶缤纷,宛如世外桃源。 他们放大胆子向前走,一路上没有遇见一个人。 哪知走到路的尽处,忽然发觉路旁石凳上坐著一位美丽的少女,二人不觉大为惊喜。 可是少女看到了他们两个陌生男人,极为恐慌,急急忙忙的要逃出山洞去。 他们二人实在不愿意少女离开,事实上那少女如果独自逃出山洞,反而有遇著土匪的危险。 张文启就高声的喊著少女说:‘小姐! 小姐! 你不要逃,你不要逃! 我们都是当地的忠厚老实人,也是为了逃避匪难而来此,决不会对你不规矩的。 ’少女听到张文启说话的声调,诚恳而和善,知道不是坏人,就放心下来,同时自己也觉得逃出山洞,恐怕反有遇匪的危险,就停止著不逃,回过头来与他们聊天了。 那位小姐从容的坐定下来对他们讲述自己逃难的经过。 原来她起先是与父母一同逃出,后来因为在途中遇著土匪,各自逃命,因此与父母逃散。 三人谈谈说说,也就不觉寂寞。 张文启确是规矩老实的好人,心中只想如何保护那位与父母逃散的少女,绝对没有邪念,可是同行的周君,不免有些色迷迷的,到了中夜时分,屡次企图非礼少女,都经张文启强力阻止,少女幸未被污。 第二天早晨,张文启拉著周君一同走出山洞,借词出去探听消息,其目的是把周君拉开,使那少女安处,不受纠缠。 出山后知道土匪已经离境,就邀同村中父老,到山洞中把少女领出,并问明其父母里姓,托村老送这位小姐安返家中。 过了不久,少女的父亲黄老先生,央人至张家说媒,因为感谢张文启的恩德,办了很丰富的嫁妆,把那位美丽的小姐嫁给他。 结婚后夫唱妇随,生活极为美满,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长大后都状元及第。 佛经上说:‘不邪淫者,得如意眷属报。 ’以上昭彰的事实,岂不是佛经最好的注解吗? (取材自感应篇汇编)08 缺损阴德最难修唐皋,是安徽歙县人,在青年时代,只知孜孜矻矻用功读书,脑海中从来没有考虑追逐异性的事,可说是一位标准的模范青年。 邻居有一位小姐,对唐皋颇为爱慕,常常借故跑到他的书房去,与他亲近,甚至公开约他幽会,都经他严词拒绝,他为了避免小姐的纠缠,在书房读书的时候,就把房门关锁起来。 有一天晚上,唐皋正在书房灯下读书,那位小姐又到书房门外来敲门,他就高声读书,装作没有听到门声。 可是小姐不肯罢休,又跑到书房的窗前去,用舌把糊窗的纸舐破,从破损的纸洞中,望著书房中的唐皋,向他调笑,他没有办法,只得站起来向她敷衍说:‘小姐! 真对不起,今天我没有空,请你明天再来。 ’第二天,唐皋把破损的纸窗糊补好,并在纸窗上题著如下二句:‘舐破纸窗容易补,缺损阴德最难修。 ’当晚小姐果然又来窗前,看到纸窗的破洞已补好,而窗纸上题著上面二句话,心中颇感惭愧,便自动的不再吵闹他,静悄悄的回家去了。 附近寺院中有一位和尚,常常在唐皋家中门前经过。 一天晚上和尚夜归,又途经唐宅,看到门前悬著一块状元匾,左右悬著二盏红灯,左灯写著「舐破纸窗容易补’,右灯写著「缺损阴德最难修。 ’可是再欲凝神细看时,匾与灯忽又不见,和尚感觉大大的奇怪。 第二天,和尚跑到唐宅去看唐皋,告诉他昨晚在门前遇见的事。 唐皋就指著纸窗上题的那二句,并说明其原由。 和尚始恍悟昨晚所见门外的红灯,是唐皋善心感应的神火。 不禁惊叹的说:‘窗前题语,门外悬灯,感应之机,捷于桴鼓。 ’并且进一步慰勉他说:‘像你这样高尚的道德,前途一定未可限量。 ’过了一年,唐皋果然考中状元,名闻天下。 (取材自安士全书) 发布时间:2025-02-14 09:27:06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