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昌臻法师: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必须掌握四大要领 内容: 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 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 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 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 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持念佛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快的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慢的六天、七天也能达到一心不乱,实际上更慢的是要几个七才能达到一心不乱,念佛七的最后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 达到了一心不乱就可以保证往生,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阿弥陀佛及西方三圣等大菩萨们就显现在这个人的面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人就依仗阿弥陀佛的接引,可以往生净土。 这个就是我们举行念佛七的根据,这个也是佛陀对我们的开示。 怎样才能达到一心不乱? 第一点:放下一切,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念佛七中来。 在这七天之内,不要想家务事,不要摆龙门阵。 我们参加的人应当把一个死字顶在脑壳上,应当时时想到好像临命终时一样。 有这样的思想,才有紧迫感,才能发起勇猛精进的心,才能够生起至诚恳切的心。 这个是我们首先必须具有的思想准备,这个非常之重要。 第二点:要掌握念佛的要领。 根据《楞严经? 大势至圆通章》上说的两句话: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六个窗口。 摄,就是收摄、收拢。 都摄就是一齐收拢,把这六个窗口统统关闭起来,单单提起一句佛号,不间断不夹杂,这个就叫净念相继。 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 所以做到了这两句,就达到了一心不乱。 这六根里面意根是关键,心猿意马,无始以来的习气是很难对付的。 其次就是耳根,也不好收摄。 如果我们能够把意、耳两根收住,其他的四根就容易收住了。 所以心念耳闻,就是都摄六根的要领。 希望大家都要掌握这个要领,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提起精神,高声念佛。 永明禅师开示:高声念佛,可以振奋勇猛精进的心,可以排除散乱和昏沉,可以使诸佛欢喜,可以使天魔恐怖,可以使三途息苦。 就有这样大的好处。 大家平常在家里虽然也在念佛,但有顾忌,不敢大声念。 我们在这七天中,一定要振作精神、高声念佛,不要只在喉咙上打转转,更不应该闭口不念,古代高僧早上起来站在山头上高声念佛,使附近的居民都能够听到佛号、种下善根,这个就是很大的法布施。 还有的高僧,在冬天念佛要念得全身出汗。 这说明拿出全部精力在念佛,可见高声念佛非常重要。 反过来说,如果念的声音很低沉,或者只在喉间模糊地念,这样精神容易涣散,妄念容易滋长。 还有,念佛的快、慢、高、低都要合节拍。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要听大家念佛的声音,不是只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而是要把自己念佛的心及声音都溶汇在大家的有规律的念佛声音中去,这样念佛自然就容易感应,也不会觉得疲劳。 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要防止散乱和昏沉。 我们都知道,散乱和昏沉是我们念佛的两大障碍。 如果能够做到既不散乱又不昏沉,那么我们念佛功夫就容易成片。 成片以后,就容易做到一心不乱。 怎样防止散乱? 必须至诚恳切地念,必须按心念耳闻的方法去念。 必须做到念一个字、听一个字,念一句、听一句:心中念得清清楚楚,耳里听得明明白白。 这样念,杂念就无从产生,保证心不会散乱。 如果听不清楚,说明产生了一些杂念,就有一些散乱。 如果完全听不见,就说明杂念占了上风,我们的心已经跑得很远,大家可以试验。 还有,在殿堂内,眼睛不要东张西望,目光应该自然下垂,只看到身前三尺以内,一心念佛,不管旁人,不要到处张望。 如果东张西望,必然引起妄想。 口里虽然在念佛,心已经跑远了;人虽然在殿堂上,心已经不在殿堂内了。 这样念佛,效果不大;这样念佛,得不到受用。 再说怎样防止昏沉? 高声念佛,是防止昏沉的有效办法。 但是我们坐着默念的时候,容易发生昏沉,怎么办呢? 这与坐的姿势很有关系。 我们身体要端正,腰要挺直。 不是挺胸,而是腰,腰部要打直,要坐得舒适。 小腹部要放松,头部不要上望,也不要低垂。 昏沉来了,必然头部低垂或者东倒西歪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自己应该把精神振作一下,把眼睛睁一下,把腰杆直一下,这样可以驱散昏沉的现象。 假如昏沉很严重,这些方法没有效果的时候,可以站起来拜佛,这样昏沉自然就解决了。 这是第四点。 这四点是保证我们在七天之内达到一心不乱的重要条件,希望一定要按照这样做,就可以保证我们都能够达到一心不乱。 发布时间:2025-03-21 14:46:55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