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刚晓法师:怎么打佛七 内容: 在这篇传记中,本来篇幅就不长,但在不长的篇幅中除了必要的介绍外,仅只记了这么一件事儿,当然,原话是文言文,我也记不准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 所以,若一个修行者,自己不知道自己当下的境界,一定还不是圣者,圣者是了了分明的,若有人拿祖师印证来问难,请你去读这篇文章。 当然,祖师大德们的开示,不同的祖师,说法都会不一样,而且可能是截然相反的,那么我们就选择一个自己能够受用的就行了,不要在这矛盾的说法上边儿费心思。 比如,我们现在打佛七,要念佛,有人曾说,般若经中有,比如金刚经,中间就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还有,我们念佛求往生,西方若实在,那么,就是圣者在妄言;西方若虚妄,我们凡夫还怎么解脱? 这是犯迷糊,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古来大德们对这问题已经处理了了。 净影慧远要来解决,他是地论派的,但没解决好,他的思想在佛教史上影响幷不大。 有的祖师们就判教创宗,其实也是在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就是这样,你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 按心理学原理就是说,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当然了,说来容易,其实很难,自己也不知道哪个适合自己。 另外呢,还提到一位喜师父,现在还活着,今年应该有八十多岁了吧! 在文革中残废了。 他是大前年来的九华山,当时我还不认识他,但因为他与我师父关系不错,就到这儿叫了我,让我给做的导游。 老和尚人老心不老,自己不会走,需侍者用轮椅推着、背着,可他还要上天台,侍者们实在受不了,就没让他上。 他亲口对我讲,说我们打七规定七天呢,是为常住方便而已,实际上与修行了不相干。 这点儿呢,是给大家补充一下。 今天呢,咱该说第三个问题:怎么打七。 打七有打七的规矩。 在外相上,有一套外相上的规矩,也就是仪轨。 这个不需要我说,维那师父让给大家每人复印了一份儿,大家都发了,好象份数不够,有的是两个人一份儿,不管怎么着,大家相互看看就行了。 还有些具体行法,如何走路,如何合掌等,这由维那师父教,他比我在行得多。 而且各们师父的腿子功等,也都比我强,我在这上边儿从来没费过心思,惭愧的很。 我是不为而不是不能,要想干的话,练练就行了。 什么叫不为,又什么叫不能呢? 孟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为老人折技是不为。 现在呢,我来说说别的。 这一次我们是念佛七,那么就是要提起一句佛号的,这一句佛号就是阿弥陀佛,老和尚有开示,说念佛有称名、观想与实相三种,称名就是口念佛号,观想是观阿弥陀佛的功德,实相是诸法实相。 我们这儿说称名。 在念佛时,要求我们口中发音清楚,耳中听得清楚,这样呢,诸识互熏,功效最显明。 老和尚反复地强调这个。 请大家在这个七期间,也得这样,口中发音清楚,耳中听得清楚,明明了了的,这才最好。 以前呢,在念佛堂中,只准你念佛,不能修其它法门,在禅堂中,只准参禅,也不能修其它法门现在呢,情况有了些儿变化。 打念佛七,你也可以持咒、参禅等法门都行。 任何一个现象,都得有理论指导,或者说有一个恰当的解释。 比如说三法印,三法印可不单单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实我们说的三法印是指以三法印为代表的根本佛教义理。 这样呢,概念就宽一些,那么我们现在打佛七,我们就是说以佛七指代各种佛教修行法门。 说,只要在这殿堂中,你的用功法门不妨害其它人,任何法门都可以。 假如说,在佛七中,当止静时,按说这时候是让你喉咙休息一下,在心中默念佛号的,在这时候,你却在心中默默持咒而没有念佛,这幷不影响别人,当然可以了! 经行,也是佛教的一个修行法门,人家在止静,你却起来经行,这就影响别人了,就不允许。 这样呢,我们就把念佛这个概念的外延给扩展了。 这个思路还可以用在其它时候。 比如昨天,我说到了,说吃饭时念佛,这是做不到的,一心二用不可能,因为你是以无明为本。 请注意,我们如果把念佛、佛号,这概念扩展开来,扩成修行法门、方法或者指正当的念头,那么吃饭时食存五观,食存五观照样是正当的念头,这不过成了广义的念佛而已,这样也叫佛号不断。 总结起来,还归结到一句话上,怎么打七,在佛七期间,你既可以念佛也可以参禅,还可以持咒等,只要不影响大家,所有一切的正念、一切的修行、法都可以。 可是,你说朝这儿一坐,腿疼、腰酸、脖子歪怎么办? 这是外相上的事儿,应由维那师父指导。 今天就说到这儿。 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5-03-26 14:20:49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