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雪漠:为文也要破相 内容: 雪漠:为文也要破相◎陈亦新:所以您说大师若童吗? ●雪漠:是的。 但像孩子的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绝对像孩子,因为他有一颗童心。 孩子没有世间乱七八糟的分别心,他有的是赤子之心。 大师就像是躺在摇篮里望着母亲笑的孩子。 当人有这样的心时,就非常接近道了,但是还缺少知识与检验。 所以,解脱者的纯真中一定要有孩子般的纯真,而孩子的纯真却包含不了解脱者的纯真。 许多时候,我对那些流行的概念根本不感兴趣。 心和世界是一味,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心。 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把他们当做游离于心外的什么,我感觉我在和自己对话,不会因为前面坐着美女,心就怦怦乱跳。 所有的外现已经无法干扰我的心了。 我绝不会挖空心思地想要说些什么话,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是随缘地说,仅此而已。 只有当心属于自己、没有任何束缚的时候,才叫解脱。 但这颗心里还有一种独有的、证得的东西。 什么东西? 只有证得的人才知道。 就是说,它不仅仅包括世间法,更重要的是出世间法,这也是那些达到“耳顺”的人,跟出世间证悟者的区别。 香巴噶举将空性称为光明,只有你证得那个光明的时候才升华到了出世间,否则你会永远在世间法里面。 有些人修得很好,品行也特别好,也能达到一种境界,但如果没有证得空性,这仍然属于世间法。 我刚才说到,当一个孩子非常灿烂地向母亲笑的时候,那种真心状态很是难得,但孩子不是解脱者。 同样,把世间法修得很好的人,也可能达到婴儿状态,道家称为赤子之心。 “复归于婴儿者”可能得道,而婴儿却没有得道。 当一个人复归于婴儿的时候,就有了超越,然后再把超越的名相扫除之后,就可能得道。 没有这个修炼的过程,婴儿就还是婴儿。 超越的部分就是出世间法。 因此,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在心中增加什么,而是要减少。 如果说有增加的话,那就是增加觉悟和明白。 慢慢地减少心中的贪婪、愚昧、仇恨等等,甚至包括贪图成就和觉悟、牵挂本尊和空性。 真正的放下就是觉悟。 大手印境界就是绝对自由的境界,不依托任何东西,而达到身心绝对的自在。 许多时候,心灵深处的智慧远远高于你所学的东西,比如有些孩子找到感觉后写出来的文章,绝不像是他写的。 那时候,他就是大自然的出口,是智慧的出口。 写作时他没有自己,而是在一种浓浓的感觉中间,进入大自然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如果他突然发现自己还是个学生,他就写不好了。 当他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候,他就会写得非常好。 你在四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写得非常好。 得到我的夸奖后,你想改得更好些,结果,改来改去,改得一塌糊涂。 因为你改的时候带有了一种情绪化的执著。 当你以四年级的水平去改自然流淌出来的东西时,肯定就会改坏它。 一个人必须要把心中既定的框框破除掉,实现破相。 破相后才能成为大师。 当你著相时,你就是一个孩子,文字就不行了,因为这时候的文字是因为“用”而不是因为“爱”。 后来,我告诉你进入那种空性状态,不要去想怎么写,不要去想写的内容,只是要那份真心和警觉,用那份警觉去观照文字,你才又写出了后面的那些好文章。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发布时间:2025-05-08 11:10:07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