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4 内容: 清方海方海,字普澄,号西台,姓崔,是湖州乌程人。 二十一岁时,到天台华顶寺剃发出家。 不久在清凉寺际云禅师处受具足戒。 专心阅读藏经,经通诸论。 后来住持苏州杯渡庵,纯修净土,广劝信众,因而信向净土的人很多。 先后遭遇父母丧亡,每天礼拜《华严》、《法华》等大乘经,代亲人回向。 生平著写净土诗,以及书写经论无数。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对徒弟说:“我月内要走,有未了的愿,嘱付你们。 ”第二天就病了,到二十七日,见幢幡招引,说:“佛来迎接了。 ”要笔写偈,靠桌子奋笔疾书道:“七十年来梦幻多,弥陀一句尽消磨。 而今直入如来地,空有双忘礼宝陀。 ”然后扔下笔就往生了。 享年七十岁,僧腊四十九年。 (《西台剩稿》)清昌茂昌茂,字在经,是绍兴人。 二十五岁时,在普陀积善堂出家,到鄮山舍利塔前,燃指供佛,到处参访名山的善知识。 晚年,住在苏州松云庵,终身供奉阿弥陀佛,以及地藏菩萨。 见人就谈因果,劝修净土,归依他的超过千人。 生平不放焰口(超度法事),说:“因为没有德行。 ”接受别人供养的银钱,随手得到随手布施。 曾经刊印佛经数种,以及《万善同归》等书,又铸造大钟三具,发愿度地狱众生。 道光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夜,忽然患胃病,自知将要命终了,礼佛诵经,更加严密,然后吩咐请归依弟子某某来,当时快半夜了,侍者劝说等待天亮。 昌茂说:“白菩萨来了,我定在四更时走了。 ”口中念佛不绝。 到时沐浴更衣,果然到四更,端坐往生了,享年八十三岁。 火化时,有青白色舍利十多粒。 (《王吟轩述》)议论说:自从莲宗的教法流行,有志的人士,闻风向往的就盛况了。 但是念佛的多如牛毛,往生的如凤毛麟角。 探究那病根,就是信愿行不真切罢了。 如前面的各位圣贤,或明了向上的事(明心见性),而理事圆融;或专修净土,而戒忍坚固,最终出离轮回,登上极乐圣域,了不起啊,是后人的榜样啊。 那身作沙门,而心不是沙门的,见了这样的人应当多么的感愧奋起啊。 往生比丘尼第二清湖上老尼湖上老尼,不清楚是哪里人。 念佛诵经,极其虔诚,精严戒律。 有道人,每年来一次,来就畅谈一天然后才走。 有一天,老尼预约道人,等他不来。 自己说将“离世了,不能与这友人告别,怎么办”,又等几天,还是不来,就叫人抬佛龛到断桥上,手拿线香一枝,从容进入佛龛。 顷刻间火起,就自焚了。 围观的人如墙。 老尼直到身体已经焦黑,念佛声还不断等等。 (何士瑗阴骘文注释)清本印本印,字松岐,是吴县人。 幼年多病,因此发愿出家。 二十五岁时,父母送他到城中圆通庵剃发出家。 不久受具足戒,另买房屋数间住,名叫观幻。 戒行清净,勤修福业。 游历各名刹,供佛饭僧,回向净土。 乾隆四十五年八月,从九华山回来,打佛期礼拜大悲忏。 刚过二七,忽然感有微病,说:“我在世的缘尽了吗? ”于是停止拜忏,专持佛名。 到十月初旬,卧床七天,右侧向西,念佛不断。 然后嘱付后事完毕,叫她的徒弟念诵《阿弥陀经》。 到了三周,平静往生了。 (《西方公据集验》)清遂钦遂钦,字越成,是无锡人。 九岁出家,稍有长大,遇到一尼师激发她,专持佛名,行住不间断。 不久住到苏州南园白衣庵,修复殿堂,念佛更紧切。 五十岁时,才受具足戒。 到五十五岁时,当年三月,鸡刚鸣叫,就召她的徒弟说:“我要走了。 ”徒弟问:“师父没有什么病,怎么说这话? ”因而哭泣,遂钦说:“傻瓜,哭我有什么用,认真念佛吧。 ”于是盘坐向西,同念佛名,一炷香烧完就往生了。 事情发生在乾隆五十三年。 (《西方公据集验》)清律宗律宗,字圣可,是嘉定人。 三岁失去母亲,她的祖母带她到苏城圆通庵,不久剃发出家受具足戒。 年少好礼拜佛,长大后念诵《法华经》,苦恼的是不能了解含义。 因此到金山寺,以及杭州的崇福寺,参究一冬天。 回来就专修净业。 屡次到名山,供佛饭僧。 五十三岁,得了咳病,就闭关不出,把西方作为期限。 到了六十四岁,正月十五,召集信众,同念佛名。 到太阳偏西时,看看左右,劝勉修行,话语很苦切。 忽然举手,称念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这样反复再三,盘坐往生了,莲华香气充满室中。 事情发生在乾隆五十五年。 (《西方公据集验》)清佛琦佛琦,字见琳,是长洲县人。 从小不愿成家。 长大后,她母亲送她到阊门外雨华庵剃发出家,不久受具足戒。 然后受城中崇佛庵,尼师道坚的嘱付,继承庵主。 募捐金钱一千多两,造西方三圣栴檀像,高八尺。 每年打佛七,汇集净行僧人作念佛法会。 到各名山,供佛饭僧。 为常州天宁寺,买田三十亩。 晚年专修净业。 将要逝世前三天,见到菩萨现身,有两童子随侍身边。 有人说闻到菊花香,佛琦说:“这是青莲华香啊。 ”乾隆五十六年,八月末,有事奉的女尼问病。 佛琦要人扶起来,召集众人焚香,称念佛名大约二千声,就往生了。 (《西方公据集验》)评说:供僧人斋饭作福,在家人常有。 现今出家女众,也常见了,认为不是能破悭贪的吗? 虽然如此,女众可以修福,而号称沙门的,更应当精进。 如果只图别人的供养,而不知自己的责任,生死不了,那债将如何偿还呢? 清莲芳莲芳,不清楚她的出身。 住在崇佛庵,看到佛琦的往生事迹,于是也密密行持。 三十岁时,得病了,念力更坚定。 临终也是正念分明,面向西方盘坐,合掌往生了。 事情发生在嘉庆十三年。 (《染香集》)清朗然朗然,姓沈,是嘉善人。 十八岁时,见嫂子难产的痛苦,自已发誓不嫁人。 求父母答应在县城陶庄的净池庵出家,专志净土。 行持久了,闲忙都没有间断。 嘉庆十三年,对她的徒弟福缘说:“我在个三月中,已经三次梦见宝池了,盘坐华中,往生有分了。 你应当专志念佛,自然水到渠成,功不唐捐,千万不要错过。 ”到了三月二十五日,没有病态坐着往生了,享年七十一岁。 (《染香集》)清妙成妙成,是湖州菰城何氏女。 生来有慧性,少年时,就举止端庄,不同寻常小儿。 母亲本来信佛,每当见到母亲念佛号,便合掌跟着念。 二十一岁时,嫁给了同街坊的王生,不到半年,丈夫死了。 公公也信心念佛,但家中贫穷,妙成勤劳纺织,维持生计,早晩就念诵《华严经》,持念佛号,作为常课,这样过了十多年。 后来公公出家为僧,婆婆又去世,妙成也投奔本城北门外的广严庵出家为尼。 不久受具足戒,持守严格,更加专志诵经念佛,安心淡泊,不再攀援。 嘉庆十九年,示现微病,对侍者说:“我在世的缘已尽了,三天后就要去西方了。 你们要努力修持,或许有见面的日子,不要忘了我的话。 ”到了第三天,正在盘坐念诵佛号,忽然抬头说:“接引佛已到,我走了。 ”就瞑目往生了,享年四十七岁。 (《染香续集》)清道乾道乾,字世禅,是嘉禾双溪陈氏女。 十七岁时,出家在秀州的萝庵,喜欢清净独居。 看古德的机缘公案,于是发明向上的志愿。 受具足戒后,到天台国清寺,参访宝林珍公。 见到珍公便问:“如何是大人相? ”珍说:“等你除掉了五障再来,我就对你说。 ”道乾说:“那么,就瞒着和尚去了。 ”珍涚:“你从哪里学得这虚头来? ”道乾不觉汗流浃背,便礼拜。 珍又问:“如何是大人相? ”道乾展开两手示意。 珍公印可,不久受衣钵。 道乾得到禅法要旨后,停止参访,住在南湖的草庵。 庵破败不堪,道乾很泰然自若啊。 操行真实,顺不顺都一样。 平时一字一礼拜,三次念完《华严经》,读涌《大般若经》数十部。 于是道风远播,信众云集,依次建起所有殿堂。 那庵居的偈语是:“学道殷勤年复年,从今不著有无边。 归家莫便家中坐,好为人耕劫外田。 ”又在庵中设念佛堂,昼夜木鱼声不断,将近四十年。 嘉庆二十五年冬天,道乾示现微病。 十一月十一日,对她徒弟说:“我明天寅时,就走了。 ”到时,说偈语:“八十八年,无贪无恋。 归去来兮,水清月现。 ”吩咐众人同声念佛,吉祥卧往生了。 (《染香集》)评说:从古到今,禅净双修,而出自女众的,大概很少了。 至于她居不求安,殷勤办道,分明具有大人相。 如果不是真实了当,怎么可以勉强做出来呢? 清兰若庵尼兰若庵的比丘尼,不知她的名字,姓陈,是宁国郡西世家女。 西禅寺某僧,没有出家时,准备娶她。 后来那人出家为僧,陈尼也出家在三乘庵。 不久移居兰若,百天就随众辛苦干活,夜里就独坐念佛。 性情甘愿淡泊,她兄长时常送吃穿,她总是推却说:“我既然出家,如果常与在家兄弟往来,就如没出家一样了。 ”后来念佛坐着往生了,当时是酷暑,但七天肉身不坏。 (《染香集》)清道悟(母)道悟,字慧心,姓汪,是松江华亭人。 早年丧父,没有兄弟,与祖母母亲同住。 家很穷,守贞不嫁人。 后来投奔吉祥庵出家。 不久到地藏院,受具足戒,念佛精进。 道光十三年,六月,母亲念佛往生。 七月,祖母也去世了。 八月五日,道悟请戒师道生和尚来,告诉他说:“大事已了,我要回西方,请准备佛龛一具。 ”第二天,邀请众人念佛一天,作为助缘。 当晚香汤沐浴,到了天亮,会集众人念佛一整天。 到夜里告诉大家:“佛来接引了。 ”就盘坐往生了。 (《杨蕅槎笔记》)议论说:有人说女人有三隔五碍,怎么能往生净土? 这是不知道众生的身体,都是由业障造成。 根据业障轻重,而分男女。 现今因为女身而决志出家,那宿业决定消除。 因而登上清泰之乡,成就菩提之果,而女身男身,都不可得,又哪里有什么隔碍呢? 发布时间:2025-06-21 09:47:18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