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二章 弥陀本愿 内容: 第二章 弥陀本愿本愿是指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净土诸方面所发的预先誓愿。 按时间序别来论:今世发愿而于今世成就的,称为发愿;历劫长远修行,最后达到誓愿圆成的叫宿愿。 阿弥陀佛因地以大悲心肇建本愿,以本愿为蓝本启建西方极乐世界,以所证果德作大愿船,普度十方众生往生彼国,疾速成佛。 净宗念佛法门的殊胜,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超绝,纯由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致。 阿弥陀佛本愿的内容与数目,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不尽相同,汉吴两译同为二十四愿,魏唐两译,为四十八愿。 宋译则为三十六愿。 阿弥陀佛大愿之王,实则弘深誓愿浩博无量,上述五译所列的愿目,亦即是释尊随机演说,撷其与娑婆众生有重大关涉者而敷陈之。 阿弥陀佛本愿是西方极乐世界成立的设计图,是净宗奥藏眼目,我们宜应深加探究。 兹以古今流通,且得印祖印定的《无量寿经》魏译本为准,敷陈阿弥陀佛大愿内容。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的四十八愿文是(愿目采用莲池大师的标名):第一 国中无三恶道愿第二不复更生恶道愿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第四形色无有好丑愿第五生者皆得宿命愿第六 皆得天眼彻视愿第七皆得天耳彻听愿第八皆得知他心念愿第九皆得神足飞行愿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第十一正定必至涅槃愿第十二光明遍照十方愿第十三寿命同佛永久愿第十四声闻广多无量愿第十五寿命修短随意愿第十六国中无不善名愿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第十八十念皆生我国愿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第二十系念必得往生愿第二十一各具三十二相愿第二十二菩萨一生补处愿第二十三一时普供诸佛愿第二十四供具自皆如意愿第二十五菩萨演一切智愿第二十六菩萨得金刚身愿第二十七万物悉皆殊特愿第二十八菩萨道树普见愿第二十九受经普得智辩愿第三十 慧辩无有限量愿第三十一净国照见十方愿第三十二严饰超诸天人愿第三十三蒙光触身获益愿第三十四皆得法忍总持愿第三十五信乐永离女身愿第三十六勤修必成佛道愿第三十七归依感动天人愿第三十八妙服自然在身愿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第四十随意见诸佛国愿第四十一闻名诸根具足愿第四十二悉得清净解脱愿第四十三闻名生处尊贵愿第四十四修行具足德本愿第四十五皆得三昧见佛愿第四十六自然得闻妙法愿第四十七即得不退转地愿第四十八即得诸忍究竟愿从四十八愿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其一,阿弥陀佛摄法身愿,数量最少,其旨意全在济度众生的方便。 以光明作佛事(光明遍照十方愿),住世永久恒常度生(寿命同佛永久),令十方诸佛称扬赞叹己德,提高知名度,让十方众生知道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信乐持名欲生。 其二,阿弥陀佛摄净土愿,旨在为十方世界诸往生者提供一个殊胜绝妙的道场,让他们在清净庄严的环境中,见色嗅香闻声触光,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任运断惑证真,疾速成就佛道。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乃法界最胜第一的道场。 其三,摄众生愿是阿弥陀佛大愿的重心。 其中,摄净土众生愿中,又分摄净土天人愿(凡圣同居土)与摄净土圣众愿(上三土)二种。 摄净土天人愿,以正定必至涅槃愿为核心,阿弥陀佛愿力加持诸往生者的身口意三业,令其从果上起修,疾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摄净土圣众愿,包括从他方国土圣众往生与自国进修臻圣位者,阿弥陀佛均以愿力加持,令其福慧双修,圆成佛果。 阿弥陀佛愿力同等加持,而净土凡圣彰现的功德妙用迥异,表明圆融不碍差别,差别不碍圆融,外慕诸佛内重己灵,自他二力互动增上,因果不爽。 其四,摄他国众生愿以十念皆生我国愿为核心,重在以大悲愿力摄受三界常没众生带业往生,横截生死激流,一生圆成佛道。 为了辅助十念皆生我国愿的达成,阿弥陀佛又以勤行我皆接引愿给凡夫众生往生加上一层保险。 摄他国众生愿六种,充分体现出阿弥陀佛的至极悲心。 摄他国菩萨愿以悉得清净解脱愿为眼目,以闻名不退现证三忍为指归,表明阿弥陀佛愿门广大,法门殊胜,三根普被,凡圣齐收。 阿弥陀佛加持诸菩萨的愿力之弘且切,亦属不可思议。 亦表明阿弥陀佛因地本愿——愿一切凡圣速断分段变易二种生死,速成无上正等正觉,在果地上充分彰显。 故而十方无量世界诸菩萨摩诃萨往诣西方净土,恭敬礼拜供养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授记,皆大欢喜之盛况,亦属法尔自然。 其五,四十八愿的分布比例契合娑婆众生的状况,所谓对机而说,妙合天然。 四十八愿充分彰显阿弥陀佛的悲智,五劫的选择、摄受与思惟,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功不唐捐,其中蕴藏着净宗无量的奥藏精髓。 值得吾辈净业行人反复讽诵,在佛地果觉之威神愿力层面,建立净宗不共的信心。 发布时间:2025-06-25 12:03:51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