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十二)自在主童子寄第二饶益行 内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十二)自在主童子寄第二饶益行尔时善财童子。 受善见比丘教已。 忆念诵持。 思惟修习。 明了决定。 于彼法门而得悟入。 天龙夜叉干闼婆众。 前后围绕。 向名闻国。 周徧求觅自在主童子。 时有天龙干闼婆等。 于虚空中。 告善财言。 善男子。 今此童子在河渚上。 这时候,善财童子得到善见比丘的教诲之后,忆念诵持善知识所教的道理,思惟修习这种法门。 能明了决定他的教导,而得到悟入。 所有天人、龙、夜叉、干闼婆众等护法八部,皆前后围绕善财童子,而向名闻国行去,周徧求觅自在主童子。 这时候,有天、龙、干闼婆等,在虚空中,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啊! 现在这位自在主童子,正在河旁沙渚上。」尔时善财即诣其所。 见此童子。 十千童子所共围绕。 聚沙为戏。 这时候,善财童子即刻往诣自在主童子的处所。 他看到自在主童子为一万个童子所围绕着,正在堆聚沙土,作佛像或拜像,以为游戏。 十千者,表万行,此是六度中的持戒波罗蜜。 聚沙者,表恒沙功德,皆由持戒积集而成。 善财见已。 顶礼其足绕无量帀。 合掌恭敬却住一面。 白言。 圣者。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 云何修菩萨道。 愿为解说。 善财童子见过之后,便向自在主童子顶礼其足,向右绕无数帀,然后合掌恭敬,却站一边,向自在主童子说:「大圣者啊! 我已经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能知道菩萨怎样学习菩萨所修的行门? 怎样修行菩萨道? 愿大圣者为我解说!」这位自在主童子已得到身口意三业无非,六根离过,故得自在。 又戒为主,持戒清净无染,故云主童子。 此位表第二行饶益行。 因三具净戒,能益自他,故云饶益。 戒经上云:「如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后升天上。」又此童子,在河渚上。 河渚象征生死爱河,若持净戒,则不为生死爱河所漂溺。 自在主言。 善男子。 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 修学书数算印等法。 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 善男子。 我因此法门故。 得知世间书数算印界处等法。 自在主童子说:「善男子啊! 我往昔曾经在文殊师利童子的道场,修学文学、数学、算术和印刷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明神通智慧的法门。 善男子,因这个法门的缘故,而得知世间的文书(世间理论的知识)、数学(表四重十重,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算术(表示一一之因,感几何果)、印(表持犯善恶,感果决定)、界处(指十二界和十八处)——这种种法。」自在主童子能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皆因具足智慧的缘故。 智能护戒,亦表修戒发定慧故。 亦能疗治风癎消瘦鬼魅所著。 如是所有一切诸病。 亦能造立城邑聚落。 园林台观。 宫殿屋宅种种诸处。 亦善调炼种种仙药。 亦善营理田农商贾一切诸业。 取舍进退咸得其所。 又善别知众生身相作善作恶。 当生善趣。 当生恶趣。 此人应得声闻乘道。 此人应得缘觉乘道。 此人应入一切智地。 如是等事皆悉能知。 亦令众生学习此法。 增长决定究竟清净。 自在主童子继续说:「我又能治疗中风、痉挛等癫癎病,或人被鬼魅所附,因而身体消瘦,脸色苍白,神经失常,甚至严重得令人死亡,像这样所有一切诸病,我皆能治。 这是五明中的医方明。 我又能建造城市、城邑、聚落、村庄、花园、小丛林、亭台楼阁、宫殿、屋宅等种种不同的住所,这是工巧明。 我又能善于调配炼制种种仙药。 我又善于经营管理农工业和商贾工业。 在一切诸行业中,我知道如何取舍进退的技巧,各得其当,条理不紊。 我又善于分别知道一切众生的身相,这是占相工业。 譬如做善的人,身上就有善的味道;做恶的人,身上就发出恶的味道。 众生当生善趣,或当生恶趣,我皆知道。 或者此人应该修习声闻的二乘道,观察苦集灭道四圣谛。 或者此人应修行十二因缘法的缘觉乘道,这是内明。 或者此人应入一切智地,修行菩萨道,像以上种种事,我都完全明了,我也令众生学习这法门,而增长决定究竟的清净。」由此可知五明学也能令人得到出世的智慧。 在世间法如得到正确的指导,也能步向清净出世的智慧。 五明即是:①语文学的声明。 ②工艺学的工巧明。 ③医药学的医方明。 ④论理学的因明。 ⑤宗教学的内明。 善男子。 我亦能知菩萨算法。 所谓一百洛叉为一俱胝。 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 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 善男子! 我也能知道菩萨的算法。 所谓一百个洛叉为一个俱胝(百万),百万的平方为一个阿庾多,阿庾多的平方为一个那由他。 这些都是华严经中一百二十四种中的大数目。 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 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 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 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祇。 僧祇僧祇为一趣。 趣趣为一喩。 喩喩为一无数。 那由他的平方为一个频婆罗,频婆罗的平方为一个矜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的平方为一个波头摩,波头摩的平方为一个阿僧祇(无量数),僧祇的平方为一个趣,趣的平方为一个譬喩,譬喩的平方为一个无数。 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 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 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 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 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 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 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 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 无数的平方为一个无数转。 转也可说是平方的意思,也是转到大数目。 无数转的平方为一个无量,无量的平方为一个无量转,无量转的平方为一个无边,无边的平方为一个无边转,无边转的平方为一个无等,无等的平方为一个无等转,无等转的平方为一个不可数。 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 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 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 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 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 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 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 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 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 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 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不可数的平方为一个不可数转,不可数转的平方为一个不可称,不可称的平方为一个不可称转,不可称转的平方为一个不可思,不可思的平方为一个不可思转,不可思转的平方为一个不可量,不可量的平方为一个不可量转,不可量转的平方为一个不可说,不可说的平方为一个不可说转,不可说转的平方为一个不可说不可说,这个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个不可说不可说转。 这个数目说起来是无穷无尽,甚至现代的计算机也算不清楚,可是这位自在主童子却能算出来。 善男子。 我以此菩萨算法。 算无量由旬广大沙聚。 悉知其内颗粒多少。 亦能算知东方所有一切世界种种差别次第安住。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亦能算知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广狭大小及以名字。 其中所有一切劫名。 一切佛名。 一切法名。 一切众生名。 一切业名。 一切菩萨名。 一切谛名。 皆悉了知。 善男子啊! 我以这种菩萨算数目的方法,能算无量由旬(一大由旬为八十里)那么广大的沙聚,能完全知道沙聚内的颗粒数目有多少。 我不但能算知东方所有一切世界种种差别,次第安住的因缘。 同时,也能算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一切世界。 我也能算知十方所有一切种种不同长短、广狭宽窄、大小、覆仰、圆方、三角、多角的世界,以及它们的名字。 其中又知道所有一切的劫名、一切佛名、一切法名、一切众生名、一切业名、一切菩萨名、一切谛理名,我都能完全了知。 善男子。 我唯知此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门。 如诸菩萨摩诃萨能知一切诸众生数。 能知一切诸法品类数。 能知一切诸法差别数。 能知一切三世数。 能知一切众生名数。 能知一切诸法名数。 能知一切诸如来数。 能知一切诸佛名数。 能知一切诸菩萨数。 能知一切菩萨名数。 而我何能说其功德。 示其所行。 显其境界。 赞其胜力。 辩其乐欲。 宣其助道。 彰其大愿。 叹其妙行。 阐其诸度。 演其清净。 发其殊胜智慧光明。 善男子啊! 我唯有知道这个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的法门。 如果要像诸菩萨中的大菩萨,能知道一切诸众生的数目,能知道一切诸法各种品类的数目,能知道一切诸法差别不同的数目,能知道一切三世的数目,能知道一切众生名字的数目,能知道一切诸法名称的数目,能知道一切诸佛的数目,能知道一切诸佛名字的数目,能知道一切菩萨的数目,能知道一切菩萨名字的数目。 像以上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而我又如何能说菩萨的功德? 如何显示他们所修的行门? 如何显出他们的境界? 如何赞扬他们殊胜之力? 如何辩说他们所喜爱和倾向? 如何宣演他们助道之法? 如何表彰他们所发的大愿? 如何赞叹他们微妙的行门? 如何阐示他们所修波罗蜜诸度? 如何演说他们的清净行? 如何发扬他们殊胜之智慧光明呢? 善男子。 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海住。 有优婆夷名为具足。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 修菩萨道。 善男子! 于此南方有一个大城,名字叫海住。 在大城中,有一位优婆夷,名称为具足。 你可以前往她那儿请问:「菩萨是怎样学习菩萨行? 怎样修行菩萨道?」时善财童子闻是语已。 举身毛竖欢喜踊跃。 获得希有信乐宝心。 成就广大利众生心。 悉能明见一切诸佛出兴次第。 悉能通达甚深智慧清净法轮。 于一切趣皆随现身。 了知三世平等境界。 出生无尽功德大海。 放大智慧自在光明。 开三有城所有关钥。 顶礼其足。 绕无量帀。 殷勤瞻仰。 辞退而去。 此时善财童子,听完自在主童子的话之后,全身的汗毛皆竖立起来,欢喜踊跃,喜悦万分。 毛竖有两种理由:①欢喜而毛竖。 ②恐怖而毛竖。 善财童子欢喜得未曾有的佛法,故获得希有深信佛法、欢喜佛法,犹如获宝贝一样之心,成就广大利益众生的心。 他能完全明白观见一切诸佛出兴于世的次第——那位佛先出世,那位佛后出世。 他又能完全通达甚深智慧的清净法轮。 在一切诸恶趣中,他皆能随众生不同品类而现身,来教化众生离苦得乐。 他又了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皆是平等的境界。 能出生无尽无边的功德大海,放大自在的智慧光明,是开启三有城——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的钥匙。 于是,善财童子向自在主童子顶礼其足,右绕无数帀,殷勤瞻仰,然后告辞而退,向南行去,再去寻访下一位善知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发布时间:2025-07-06 10:54:32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