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近代往生女居士三 内容: 朱许氏朱许氏,苏州马大幥巷十六号朱保良医师之胞姐。 适无锡许智超,夫妇同修净业。 一九六一年患病,自知不起,预嘱其夫为安排后事。 往生之日,适有徐觉意至其家问疾,见氏坐床上,面向西方,无人侍侧。 氏即请觉意留下念佛。 觉意鼓动手磬,朗念洪名,氏亦和声同念。 约一小时后,面含微笑,安然往生。 三天后送灵岩火化,有舍利花若干片。 王阿英王阿英,浙江定海人,住上海八仙桥。 幼时即患哮喘,迄未愈。 一九六二年,阿英已六十三岁,患病甚危。 是岁杪,其女雅君跪于观世音菩萨像前,至诚恳祷,求延母寿五年,誓劝其母吃素念佛。 是夜,雅君梦一老妇,领其母女进一庙宇。 见殿中人,身穿黄袍,头戴冕旒。 老妇命其母女近前站立。 旁一人,手执黄纸,用毛笔于纸上画几个圆圈。 画毕,递与冕旒者阅。 冕旒者点首色喜,将纸交与另一人,转给雅君,并说:‘拿去! ’于是老妇送其母女出门。 遂寤。 时恰正月初一。 雅君得梦后,即赴母家,将梦告诉阿英,并说:‘母病无妨,已加寿五年,但要吃素念佛。 ’阿英接受其女之劝,即发愿茹素念佛,病亦日渐痊愈。 正月初七夜,阿英梦见地藏菩萨软语慰藉。 从此每日趺坐三次,默念佛号。 于一九六七年二月一日命终。 临终,身无病苦,面含笑容,谓雅君曰:‘是你度我。 阿弥陀佛今来接我,我去矣! ’言毕便逝。 室内异香馥郁,经时始散。 得年六十八,果获延寿五年,异矣! 丁友竹丁友竹,江苏武进人。 丁氏邑之望族,世代行医。 友竹得其家传,设诊所于苏州富仁坊,颜曰‘爱竹医庐’。 善治外症疔疮,愈人无数。 贫人求治,多加优惠。 其病势严重者,则令留住诊所,悉心调治。 开刀敷药包扎,皆亲手为之。 尝曰:‘如此,工作虽忙,但对病人患部,可以细心观察用药,减轻其痛苦,俾获早愈。 ’对无力就医者,常供给饮食汤药,好言安慰,使减少忧虑。 出家人求治者,施诊给药,不取报酬。 友竹早岁发心学佛,茹素持戒。 大悲咒、普门品、金刚经、弥陀经,列为日课。 中年皈依印光大师。 恒劝人念佛,归向净土。 并说:‘应多读印老文钞,句句真实,为行人指明方向。 如不遵行,岂不错过一生。 ’一九七四年,因患痛风,医治无效。 虽在病中,持名不辍。 至一九七五年春天,不药而愈。 是年八月十九日,即农历乙卯七月十三日晨七时,正念分明,念佛含笑而逝。 容颜不改,一如生前。 按佛制火化。 世寿八十。 姚道明姚道明,江苏盐城伍佑镇人。 皈依了然法师,法名性海。 初高鹤年施舍刘庄私宅为贞节净土院,安置清修老弱妇女达百余人。 一九二七年,道明受高鹤年委托,负责该院内部一切事务。 领众行道,不辞劳累。 精进念佛,十分专诚。 有时道粮缺乏,坚持与大众克服困难,共度艰苦岁月,毫不退堕。 如是者历数十年。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一九七七年,已八十六岁。 往生前三月,预知时至。 农历正月二十七日早晨八时,身无病苦,面向西方,结印坐化。 何性钦何性钦,住苏州花驳岸。 皈依印光大师。 终身无亲属照顾,杜门念佛。 金刚、普门品诸大乘经,列为常课。 七十四岁得病,历半年之久。 自念业重,持名愈精进。 往生前三日,见观世音菩萨现身。 因对道友说:‘我将于明日午后三时往生,可来相送。 ’翌日,沐浴更衣毕,居中端坐,请二位道友左右坐,同念阿弥陀经。 念至一心不乱时,忽然住声。 道友请其续念,性钦双目微张说:‘西方去! ’即安坐不动,自在往生。 吴倩芗吴倩芗,蜀人。 通经史,能文章。 年二十余夫亡,守节抚孤,皈心净土。 历应川、鄂、浙、鲁,各学校聘,讲授文史。 每论及人生,辄以严肃诚挚之态度,导引学生,趋向佛法。 办学者讶其宣传宗教,但重其学问,敬其品德,不能去之也。 任教既久,格化甚宏。 年五十余,偕其女弟子夏某等,结莲社于山东济南。 日中一食,中夜稍卧即起。 读经礼忏,功课无懈。 少欲精进,一依毗尼。 尝自鲁南朝九华,小脚徒步,行二千里,诚愿既积,艰苦勿辞。 有子二人,长使成家,以继宗嗣;幼令出世,希求正觉。 莲社成立,即令幼子主持经典流通。 人见经坊中一僧危坐,威仪寂然,即倩芗之子也。 子后忽感疾势不起,倩芗与徒众日夜念佛。 子将卒,洒泪曰:‘母老劬劳,儿竟先去。 ’倩芗曰:‘汝从我多年,今犹有此俗情耶? 莲品上生,勿著尘网。 一心专念,去去毋悲! ’其子拭泪,怡然示寂。 后倩芗亦念佛而逝。 发布时间:2025-07-26 10:51:19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