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一) 内容: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四分世记经三中劫品第十一佛告比丘。 有三中劫。 何等为三。 一名刀兵劫。 二名谷贵劫。 三名疾疫劫。 云何为刀兵劫。 此世间人本寿四万岁。 其后稍减寿二万岁。 其后复减寿万岁。 转寿千岁。 转寿五百岁。 转寿三百岁. 二百岁。 如今人寿于百岁少出多减。 其后人寿稍减。 当寿十岁。 是时女人生五月行嫁。 时。 世间所有美味。 酥油. 蜜. 石蜜. 黑石蜜。 诸有美味皆悉自然消灭。 五谷不生。 唯有稊稗。 是时。 有上服锦绫. 缯绢. 劫贝. 刍摩皆无复有。 唯有粗织草衣。 尔时。 此地纯生荆棘. 蚊虻. 蜂螫. 蚖蛇. 毒虫。 金银. 琉璃. 七宝珠玉自然没地。 唯有石沙秽恶充满。 是时。 众生但增十恶。 不复闻有十善之名。 乃无善名。 况有行善者。 尔时。 人有不孝父母。 不敬师长。 能为恶者。 则得供养。 人所敬待。 如今人孝顺父母。 敬事师长。 能为善者。 则得供养。 人所敬待。 彼人为恶。 便得供养。 亦复如是。 时人命终堕畜生中。 犹如今人得生天上。 时人相见怀毒害心。 但欲相杀。 犹如猎师见彼群鹿。 但欲杀之。 无一善念。 其人如是。 但欲相杀。 无一善念。 尔时。 此地沟? .溪谷. 山陵. 堆阜。 无一平地。 时人行来恐怖惶惧。 衣毛为竖。 时。 七日中有刀剑劫起。 时人手执草木. 瓦石。 皆变成刀剑。 刀剑锋利。 所拟皆断。 展转相害。 其中有[烈-列+(里*吉)]慧者见刀兵相害。 恐怖逃避。 入山林. 坑? 无人之处。 七日藏避。 心口自言。 我不害人。 人勿害我。 其人于七日中。 食草木根。 以自存活。 过七日已。 还出山林。 时。 有一人得共相见。 欢喜而言。 今见生人。 今见生人。 犹如父母与一子别。 久乃相见。 欢喜踊跃。 不能自胜。 彼亦如是。 欢喜踊跃。 不能自胜。 是时。 人民于七日中。 哭泣相向。 复于七日中。 共相娱乐。 欢喜庆贺。 时人身坏命终。 皆堕地狱中。 所以者何。 斯由其人常怀瞋怒。 害心相向。 无慈仁故。 是为刀兵劫。 佛告比丘。 云何为饥饿劫。 尔时。 人民多行非法。 邪见颠倒。 为十恶业。 以行恶故。 天不降雨。 百草枯死。 五谷不成。 但有茎秆。 云何为饥饿。 尔时。 人民收扫田里. 街巷. 道陌. 粪土遗谷。 以自存活。 是为饥饿。 复次。 饥饿时。 其人于街巷. 市里. 屠杀之处及丘冢间。 拾诸骸骨。 煮汁饮之。 以此自存。 是为白骨饥饿。 复次。 饥饿劫时。 所种五谷尽变成草木。 时人取华煮汁而饮。 复次。 饥饿时。 草木华落。 覆在土下。 时人掘地取华煮食。 以是自存。 是为草木饥饿。 尔时。 众生身坏命终。 堕饿鬼中。 所以者何。 斯由其人于饥饿劫中。 常怀悭贪。 无施惠心。 不肯分割。 不念厄人故也。 是为饥饿劫。 佛告比丘。 云何为疾疫劫。 尔时。 世人修行正法。 正见。 不颠倒见。 具十善行。 他方世界有鬼神来。 此间鬼神放逸淫乱。 不能护人。 他方鬼神侵娆此世间人。 挝打捶杖。 接其精气。 使人心乱。 驱逼将去。 犹如国王敕诸将帅有所守护。 余方有贼寇来侵娆。 此放逸之人劫于村国。 此亦如是。 他方世界有鬼神来。 取此间人。 挝打捶杖。 接其精气。 驱逼将去。 佛告比丘。 正使此间鬼神不放逸淫乱。 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来。 此间鬼神畏怖避去。 彼大鬼神侵娆此人。 挝打捶杖。 接其精气。 杀之而去。 譬如国王. 若王大臣。 遣诸将帅守卫人民。 将帅清慎。 无有放逸。 他方有强猛将帅人。 兵众多来破村城。 掠夺人物。 彼亦如是。 正使此间鬼神不敢放逸。 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来。 此间鬼神恐怖避去。 彼大鬼神侵娆此人。 挝打捶杖。 接其精气。 杀之而去。 时。 疾疫劫中人民身坏命终。 皆生天上。 所以者何。 斯由时人慈心相向。 展转相问。 汝病差不。 身安隐不。 以此因缘得生天上。 是故名为疾疫劫。 是为三中劫也。 佛说长阿含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十二佛告比丘。 火灾过已。 此世天地还欲成时。 有余众生福尽. 行尽. 命尽。 于光音天命终。 生空梵处。 于彼生染着心。 爱乐彼处。 愿余众生共生彼处。 发此念已。 有余众生福. 行. 命尽。 于光音天身坏命终。 生空梵处。 时。 先生梵天即自念言。 我是梵王大梵天王。 无造我者。 我自然有无所承受。 于千世界最得自在。 善诸义趣。 富有丰饶。 能造化万物。 我即是一切众生父母。 其后来诸梵复自念言。 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 彼自然有。 无造彼者。 于千世界最尊第一。 无所承受。 善诸义趣。 富有丰饶。 能造万物。 是众生父母。 我从彼有。 彼梵天王颜貌容状常如童子。 是故梵王名曰童子。 或有是时。 此世还成世间。 众生多有生光音天者。 自然化生。 欢喜为食。 身光自照。 神足飞空。 安乐无碍。 寿命长久。 其后此世变成大水。 周遍弥满。 当于尔时。 天下大闇。 无有日月. 星辰. 昼夜。 亦无岁月. 四时之数。 其后此世还欲变时。 有余众生福尽. 行尽. 命尽。 从光音天命终。 来生此间。 皆悉化生。 欢喜为食。 身光自照。 神足飞空。 安乐无碍。 久住此间。 尔时。 无有男女. 尊卑. 上下。 亦无异名。 众共生世。 故名众生。 是时。 此地有自然地味出。 凝停于地。 犹如醍醐。 地味出时。 亦复如是。 犹如生酥。 味甜如蜜。 其后众生以手试尝知为何味。 初尝觉好。 遂生味着。 如是展转尝之不已。 遂生贪着。 便以手掬。 渐成抟食。 抟食不已。 余众生见。 复效食之。 食之不已。 时。 此众生身体粗涩。 光明转灭。 无复神足。 不能飞行。 尔时。 未有日月。 众生光灭。 是时。 天地大闇。 如前无异。 其后久久。 有大暴风吹大海水。 深八万四千由旬。 使令两披飘。 取日宫殿。 着须弥山半。 安日道中。 东出西没。 周旋天下。 第二日宫从东出西没。 时众生有言。 是即昨日也。 或言。 非昨也。 第三日宫绕须弥山。 东出西没。 彼时众生言。 定是一日。 日者。 义言是前明因。 是故名为日。 日有二义。 一曰住常度。 二曰宫殿。 宫殿四方远见故圆。 寒温和适。 天金所成。 颇梨间厕。 二分天金。 纯真无杂。 外内清彻。 光明远照。 一分颇梨。 纯真无杂。 外内清彻。 光明远照。 日宫纵广五十一由旬。 宫墙及地薄如梓柏。 宫墙七重。 七重栏楯. 七重罗网. 七重宝铃. 七重行树。 周匝校饰以七宝成。 金墙银门。 银墙金门。 琉璃墙水精门。 水精墙琉璃门。 赤珠墙马瑙门。 马瑙墙赤珠门。 车墙众宝门。 众宝墙车门。 又其栏楯。 金栏银桄。 银栏金桄。 琉璃栏水精桄。 水精栏琉璃桄。 赤珠栏马瑙桄。 马瑙栏赤珠桄。 众宝栏车桄。 车栏众宝桄。 金网银铃。 银网金铃。 水精网琉璃铃。 琉璃网水精铃。 赤珠网马瑙铃。 马瑙网赤珠铃。 车网众宝铃。 众宝网车铃。 其金树者银叶华实。 银树者金叶华实。 琉璃树者水精华实。 水精树者琉璃华实。 赤珠树者马瑙华实。 马瑙树者赤珠华实。 车树者众宝华实。 众宝树者车华实。 宫墙四门。 门有七阶。 周匝栏楯。 楼阁台观. 园林浴池。 次第相比。 生众宝华。 行行相当。 种种果树。 华叶杂色。 树香芬馥。 周流四远。 杂类众鸟相和而鸣。 发布时间:2025-08-07 09:09:09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