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涤华禅师:什么是妄想 内容: 妄想执者,七情,六欲,十八界,二十五有也。 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也。 有七情者,凡夫之人也。 能断尽,七情者,四果道性,大阿罗汉也。 六欲者,眼欲见色,耳欲闻声,鼻欲嗅香,舌欲尝味,身欲着触,意欲分别,种种诸是非相也。 六欲不无,生死不可了者,故初二三果,不能得也。 何况道性,与彼岸者,更默可能望也。 十八者,其名十八界也。 十八者:1,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也。 2,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也。 3,眼见色,住色;耳闻声,住声;鼻嗜香,住香;舌尝味,住味;身着触,住触;意识别,住别,住种种尘劳分别者,为六识也。 三六合而,为十八界也。 十八界,善者,天、人、阿修罗,三道也。 十八界,恶者,地狱、饿鬼、畜生,三涂也。 界者,限定范围也。 住者,遭遇六欲污染,而不能逃脱也。 二十五有者,十恶、十善、五蕴也。 十恶者,杀、盗、淫、妄、绮语、两舌、恶口、贪、嗔、邪见也。 邪见者,痴迷也。 十善者,无十恶也。 污染,十恶者,生生死死,常堕三涂也。 广作十善者,常住,天、人、阿修罗也。 常住天、人、阿修罗者,生死不能了也。 无恶无善者,彼岸之人也。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 染住五蕴者,六道四生,无期可出也。 倘能,五蕴皆空,即是证得大阿罗汉,道性天中,之人也。 略称其号,即是得菩提心也。 是如来也。 再者,趺坐遭遇,疼痛麻胀者,即是消除,无始以来,直至今日,诸业诸障,诸是非相,之果报也。 何者? 如来心也。 发布时间:2025-08-10 11:40:48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