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共同学习《入楞伽经》,看看如来藏到底是不是外道我 内容: 众所周知,《入楞伽经》是极其重要的方经,也是达摩祖师法脉传承印心的法本。 可最近论坛中有师兄公开否定《入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在众生位时在缠的圣教,否定《入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非外道神我的圣教。 所以,末学认为非常必要和各位师兄讨论下如下一段《入楞伽经》经文的含义。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 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 常恒不断无有变易。 具三十二相。 在于一切众生身中。 为蕴界处垢衣所缠。 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 如无价宝在垢衣中。 外道说我是常作者。 离于求那自在无灭。 世尊所说如来藏义。 岂不同于外道我耶。 佛言。 大慧。 我说如来藏。 不同外道所说之我。 大慧。 如来应正等觉。 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 说如来藏。 为令愚夫离无我怖。 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 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 不应于此执著于我。 大慧。 譬如陶师于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轮绳方便作种种器。 如来亦尔。 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法中。 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 或说如来藏。 或说为无我。 种种名字各各差别。 大慧。 我说如来藏。 为摄著我诸外道众。 令离妄见入三解脱。 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诸佛说如来藏。 不同外道所说之我。 若欲离于外道见者。 应知无我如来藏义。 这段经文是大慧菩萨和佛陀一问一答。 末学想分为三段来讨论。 第一是铺垫,第二是问题,第三是回答。 铺垫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 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 常恒不断无有变易。 具三十二相。 在于一切众生身中。 为蕴界处垢衣所缠。 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 如无价宝在垢衣中。 大慧菩萨先为问做了很重要的铺垫强调佛陀所说的如来藏之意。 这个铺垫包括3个方面的涵义: 1. 如来藏本体常住不变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 常恒不断无有变易。 :本性清净,常住不变。 单就常住不变四个字,已经非常清楚的表现出如来藏在众生位和佛位都存在,而且如来藏的本体在众生位和佛位都是一样本性清净的,否则,就不能说常恒不断无有变易。 但众生和佛毕竟不是一,区别在哪里呢? 接下来大慧菩萨就非常简要地指出佛位和众生位的区别。 2. 如来藏于佛位即法身,成就清净相具三十二相:这句话在《楞伽经》是这样说的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 转三十二相。 。 3. 如来藏于众生位在缠在于一切众生身中。 为蕴界处垢衣所缠。 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 如无价宝在垢衣中。 :这里容易产生一个误解,误以为如来藏在众生位有染,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和大慧菩萨的第一句如来藏本性清净。 常恒不断无有变易有所矛盾。 大慧菩萨的比喻是如无价宝在垢衣中,也就是说无价宝本体是清净的,只是被脏衣服所缠。 所以,如来藏在众生位,本体仍然清净、常住、不变,但由于贪嗔痴等妄分别,如来藏呈现出染污相。 这三点结合起来,就是如来藏本体清净常住,在佛位出缠呈现清净相,在众生位在缠呈现染污相。 为了再次证实这点,再引如下经论: 《胜鬘经》:世尊。 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 世尊。 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窥基菩萨《说无垢称经疏》:胜鬘经云。 在缠名如来藏。 出缠为法身。 涅槃云。 师子吼者。 是决定说。 一切众生。 悉有佛性。 二有因缘性。 在缠名多闻熏习法尔种子。 出缠名报身。 楞伽经云。 阿梨耶识名空如来藏。 具足无漏熏习法故。 名不空如来藏。 胜鬘依无为义。 烦恼为能覆藏。 真理为所覆藏。 楞伽依有为义。 阿赖耶识为能摄藏。 种子名所摄藏。 二种能藏。 二种所藏。 皆名如来藏。 问外道说我是常作者。 离于求那自在无灭。 世尊所说如来藏义。 岂不同于外道我耶。 大慧菩萨在做好铺垫后,开始提问。 很清楚的是,大慧菩萨问佛陀如来藏和外道的我有什么不同呢,而大慧菩萨事先简要定义了外道的我是什么常在的作者,或者离于作者(求那就是作者的意思)的自在。 这两个外道我的定义非常重要,因为后面佛陀就是针对这个作者的定义来说明如来藏和外道我的区别的。 常在的作者,相对比较容易识别,例如上帝,也就是以蕴处界作为常,以牛角为常。 离于作者的自在比较隐藏,这种外道以兔角为我,以非作为我,以灭相为我。 为了帮助理解这两种外道,各位师兄可以参考《入楞伽经》后面这段话:佛言。 大慧。 如来应正等觉。 非作非非作。 非果非因。 非相非所相。 非说非所说。 非觉非所觉。 何以故。 俱有过故。 大慧。 若如来是作则是无常。 若是无常一切作法应是如来。 我及诸佛皆不忍可。 若非作法则无体性。 所修方便悉空无益。 同于兔角石女之子。 非作因成故。 。大慧菩萨说的外道说我是常作者就对应如来是作,说的离于求那自在无灭就对应非作法。 答佛陀的回答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直接陈述答案,即我说如来藏。 不同外道所说之我。 。第二部分,佛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原因。 通过正面说明如来藏的定义,来表明它和外道我的区别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 说如来藏。 :如来藏是不生、无相,所以它不是外道所说的作者的无常法;如来藏是实际,所以它不是外道所说的离于作者的兔角。 驳斥错误的观点为令愚夫离无我怖。 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 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 不应于此执著于我。 大慧。 譬如陶师于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轮绳方便作种种器。 如来亦尔。 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法中。 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 或说如来藏。 或说为无我。 种种名字各各差别。 :佛在这里用比喻的方法批评了依语不依义的做法,告诫菩萨,关键是如来藏的义,即无分别相无我等特征,而如来藏的各种名字都是佛为了解释如来藏的含义而设施的方便,不应该执着于这些名相。 例如我,佛看到有愚夫害怕没有我,所以说如来藏是我,但不要看到佛和外道都说我这个名相,就将佛说的我和外道的我等同起来,说如来藏是外道我,而事实上,如来藏的含义完全不同于外道我,它即不是外道所说的我(作者),也不是外道所说的无我(非作者)。 第三部分,佛再次总结如来藏不同于外道我的结论大慧。 我说如来藏。 为摄著我诸外道众。 令离妄见入三解脱。 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为了摄受这些执着于我的外道(即是大慧菩萨在问题中说的作者和非作者两类外道我),为他们讲如来藏,令他们远离虚妄想法,而入三解脱,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对于这段经文,常见的误解包括:1. 忽略大慧菩萨说的这类外道离于求那自在无灭,反堕入这种见解中。 2. 误解说如来藏。 为令愚夫离无我怖。 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 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 不应于此执著于我。 ,以为这句话是在说不应认为如来藏真实有;事实上佛陀是在说不应执着于如来藏我这个名相,而应该如实了知如来藏的含义。 3. 误解如来亦尔。 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法中。 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 或说如来藏。 或说为无我。 种种名字各各差别。 ,以为这句话是在说如来藏只是名相;事实上佛陀是在告诫菩萨要依义而不是依语。 4. 误解大慧。 我说如来藏。 为摄著我诸外道众。 ,以为这句话是在说如来藏是为了摄受神我外道的权宜之计;事实上这句话恰恰说明了如来藏才是佛法和外道的根本区别。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 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 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 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 是故大慧! 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CBETA, T16, no. 670, p. 489, b12-20)好像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段经文的前提与结论。 结论就是「当依无我如来之藏」,因为 佛所说得如来藏是不同于常见外道之我,而如来藏确实存在,所以要 佛弟子「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怎会误解成如来藏是方便说呢? 如果是方便说,又怎会开示这样多的功能体性呢? 发布时间:2025-08-13 10:09:20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