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云门宗禅诗研究(一) 内容: 【内容提要】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864—949)而得名。 云门宗的接机方法是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本文从云门宗的接机方法、禅学思想、禅悟思维特质出发,对云门宗禅诗进行研究,揭示云门三句的禅悟内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云门宗禅诗之取象方式、运思特点、美感质性。 探讨黄龙宗禅诗的禅悟内涵和美感特质,透析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对建构2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云门宗/云门三句/禅诗/美感特质【参考文献】〔1〕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朗上座》。 〔2〕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缘密》。 〔3〕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245页。 〔4〕〔41〕〔71〕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西禅钦》。 〔5〕〔42〕〔72〕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普安道》。 〔6〕〔43〕〔73〕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慧通》。 〔7〕〔44〕〔66〕〔74〕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元妙》。 〔8〕〔12〕〔45〕〔75〕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文庆》。 〔9〕〔23〕〔29〕〔67〕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文偃》。 〔10〕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慈济聪》。 〔11〕〔89〕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慧光》。 〔13〕〔90〕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法秀》。 〔14〕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义怀》。 〔15〕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倚遇》。 〔16〕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竟钦》。 〔17〕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普照》。 〔18〕宋? 圆悟克勤《碧岩录》第39则。 〔19〕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光祚》。 〔20〕〔28〕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竟脱》。 〔21〕〔22〕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可遵》。 〔24〕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节诚》。 〔25〕宋? 圆悟克勤《碧岩录》第50则。 〔26〕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惟简》。 〔27〕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有评》。 〔30〕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赵搭。 〔31〕宋? 圆悟克勤《碧岩录》第83则。 〔32〕〔39〕〔96〕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志濒》。 〔33〕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宗一》。 〔34〕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智才》。 〔35〕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了一》。 〔36〕南宋? 万松行秀《从容录》第82则。 〔37〕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惟湛》。 〔38〕《林间录》卷上。 〔40〕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法明》。 〔46〕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师宽》。 〔47〕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守初》。 〔48〕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守亿》。 〔49〕宋? 挺守赜《古尊宿语录》卷18《缘密》。 〔50〕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含匡》。 〔51〕南宋? 万松行秀《从容录》第19则。 〔52〕《碧岩录》第77则。 〔53〕宋? 圆悟克勤《碧岩录》第15则。 〔54〕〔94〕〔95〕宋? 圆悟克勤《碧岩录》第6则。 〔55〕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子祥》。 〔56〕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瑞新》。 〔57〕〔65〕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晓聪》。 〔58〕宋? 无门慧开《无门关》第21则。 〔59〕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延泳》。 〔60〕宋? 挺守赜《古尊宿语录》卷15。 〔61〕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怀琏》。 〔62〕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智澄》。 〔63〕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深禅师》。 〔64〕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沧溪璘》。 〔68〕宋? 挺守赜《古尊宿语录》卷15。 〔69〕宋? 挺守赜《古尊宿语录》卷16。 〔70〕《五灯会元》卷16《重元》。 〔76〕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 山宁》。 〔77〕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散圣》。 〔78〕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第254页。 〔79〕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化城鉴》。 〔80〕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慧远》。 〔81〕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赵横山》。 〔82〕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铁幢觉》。 〔83〕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澄远》。 〔84〕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令滔》。 〔85〕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5《齐岳》。 〔86〕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择要》。 〔87〕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守恩》。 〔88〕南宋? 普济《五灯会元》卷16《应圆》。 〔91〕宋? 挺守赜《古尊宿语录》卷18。 〔92〕叶梦得《石林诗话》上。 〔93〕宋? 圆悟克勤《碧岩录》第87则。 云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拟议的手法破除参禅者的执著,返观自心。 云门宗既不像临济那样棒喝峻烈,也不像曹洞宗那样丁宁绵密,而是以激烈言辞,指人迷津,剿绝情识妄想。 《人天眼目》卷2云:“云门宗旨,绝断众流,不容拟议,凡圣无路,情解不通……孤危耸峻。 ”云门曾作颂示学人:“云门耸峻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 入户已知来见解,何劳再举轹中泥。 ”〔1〕充分表露了云门耸峻、 机用迅疾、不容拟议的特性。 禅林中往往以“云门天子”、“云门一曲”表示云门宗风。 云门曲原为华夏古曲,曲调艰深,歌者难咏唱,闻者难领受,禅林遂用来转指难于理解的云门宗风。 云门宗接化学人,犹如天子的诏敕,一次即决定万机,不得再问,令人毫无犹豫之余地,因而又有“云门天子”之称。 云门宗的要义与菁华集中体现于“云门三句”。 文偃曾示众:“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世缘,作么生承当? ”众人无对,遂自答:“一镞破三关。 ”“函盖乾坤”指绝对真理遍布天地之间,函盖整个宇宙;“目机铢两”指师家为断除学人烦恼妄想,超越语言文字,促使学? 四谛亩傥? ;“不涉万缘”,指师家应机说法,施行活泼无碍的化导。 后来云门法嗣德山缘密汲取云门三句精髓,改其语为“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禅林或称为德山三句,〔2 〕由于它广为云门宗禅人所用,因此习惯上仍称为云门三句,并被誉为云门剑、吹毛剑。 对“云门三句”的内涵,吕澂先生以法眼文益的《宗门十规论》“韶阳则函盖截流”为出发点,从理事关系上来加以说明,认为云门三句中,重要的是前两句,即函盖乾坤、截断众流,指出韶阳将函盖喻为理,将截流喻为事,“作为理是普遍的,合天盖地;从每一事上看,即如截流只是一个断面,因此,理就是整个,事就是断面。 ”〔3〕实际上,云门三句是一个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无主次之分。 对于理解云门宗禅学思想与禅诗美感特性,云门三句的每一句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5-08-20 11:13:08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