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40 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叶县广教院归省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俗姓贾,冀州人。 二十岁于易州(今河北境内)保寿院出家,受戒后,即游方参学。 后投首山省念禅师座下。 一日,首山和尚举起竹篦子,问归省禅师:“唤作竹篦即触(触,冲撞、冒犯,意思是说有违真谛),不唤作竹篦即背(违反常识)。 唤作甚么? ”归省禅师一听,便一把夺过竹篦,掷在地上,反问道:“是甚么? ”首山和尚道:“瞎。 ”归省禅师言下豁然顿悟。 后住广教院接众。 归省禅师接人时,特别强调参禅先要具正法眼,也就是见地要到位。 见地不到位,参禅则难以相应。 曾上堂云:“夫行脚禅流,直须著忖,参学须具参学眼,见地须得见地句,方有相亲分,始得不被诸境惑,亦不落于恶道。 毕竟如何委悉(领会)? 有时句到意不到,妄缘前尘,分别影事。 有时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说异端。 有时意句俱到,打破虚空界,光明照十方。 有时意句俱不到,无目之人纵横走,忽然不觉落深坑。 ”[为里的“句”,指能够表诠真理的言语、动作、情景等有相之事物,“意”则指真理本身。 句到意不到,意谓空有言语等表达形式,无有实义,未能契合真理。 意到句不到,意谓虽有言语等表述形式,但不全面,各执一端,无法准确地传达中道真理。 意句俱不到,不明佛法的凡夫是;句到意不到,徒知经论,无有实证者是;意到句不到,虽有所修证,但未能契中道者是;意句俱到,证得真如实相,体用如如者是。 ]所谓的见地到位,关键是离两边,处中道,最后连中道之名相亦不立。 请看他的数则语录:僧问:“如何是金刚不坏身? ”师(归省禅师)曰:“百杂碎。 ”曰:“意旨如何? ”师曰:“终是一堆灰。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 ”师曰:“厕坑头筹子(方便之后,揩屁股用的竹片或木棍)。 ”问:“如何是戒定慧? ”师曰:“破家具。 ”问:“如何是和尚四无量心? ”师曰:“放火杀人。 ”曰:“慈悲何在? ”师曰:“遇明眼人举似。 ”问:“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未审在甚么处? ”师曰:“南斗六,北斗七。 ”这数则语录,每一则落处都是出入即离二边,解粘去缚。 发布时间:2025-10-06 11:45:41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2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