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庄春江:如来藏之研究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内容: 《如来藏之研究》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12/12/2004 Rev. 0, 3/23/2006 Rev. 2)3-1. 〈第一节 声闻经论的心净说〉研读参考:1. 「心性本净」说与众生身中有清净如来藏之说,起初并不相关,但两者意义相似,后来也就成为如来藏学的重要内容。 2. 阿含经中可能引发「心性本净」说之譬喻与意趣:a). SA. 1246/AN. 3. 100以金师陶炼金矿的譬喻,比拟离身、口、意恶行,与欲寻、恚寻、害寻,修初禅~四禅,开发神通。 b). -/AN. 5. 23以除黄金中之铁、铜、锡、铅、银五种杂质,以比拟离欲求、恚、昏沉、掉悔、疑等五盖,开发神通。 c). -/AN. 5. 193以澄清水钵之水有赤、黄、青、红色之浑浊,以比拟为离五盖、明经义得辩才。 d). MA. 202/AN. 3. 70以浣头、浣身、浣衣、磨镜、炼金(等)五喻,比喻修佛、法、僧、戒、天随念。 e). 以上四种经文譬喻的意趣,都在鼓励离杂染,而不在于「本来清净」。 3. 「心性本净」说的立论:a)《异部宗轮论》说大众部系持「心性本净,客随烦恼所染」,《随相论》解说为大众部但立善、恶二性,心不与善、不善根相应而说「心性本净」。 b)《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说分别说系持「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污」,染污是外铄的「客尘」,而心「其体无异」、「本性清净」的「一心」(相同不变的心),与《大毗婆沙论》中的「一心相续论者」相同。 4. 「心性本净」说之抉择:a)说一切有部所传的经典无「心性本净」说,《顺正理论》说其虽不说「心性本净」为「此非经」,但判其为「非了义说」。 b)与经部思想相近的《成实论》说,佛怕「懈怠众生」以性不可改而「不发净心」,所以说心「本净」。 c)《宝性论》举出了五项为什么为众生说如来藏的理由,第一项就是「以有怯弱心」,与《成实论》「为懈怠者」说相合。 d)「心性本净」与炼金等譬喻,从经典的组织来看,都在《增支部》或〈如来记说〉中,两者都是「各各为人」──启发人为善的意趣;不是第一义悉檀(显扬真义),当然是「非了义说」了。 e)「心性本净」说,始终以常识的譬喻为依据,而非依义理的论究或修持的体验,是平易近人的,但决不是深彻的! 譬喻量没有成立正理的力量。 5. 「心」含意的发展:依《大毗婆沙论》、《俱舍论》,心是「滋长、集起、种族」义,是通泛、总略的名词,并不表单一性(故究其「体性」如何亦不宜),但在发展中却倾向于统一,如说「心王」、「远行独行」、「性净而相染」,这是与世俗心境相应的(有一贯通前死后生者的存在、有一贯通染缚与净脱的存在),为成立「一心」或神我意识的根源。 3-1. 问题思考:3-1-1. 「如来藏」说与「心性本净」说有何关联? 3-1-2. 部派的「心性本净」说内容为何? 其所举的根据有何特色? 3-1-3. 如何抉择「心性本净」说? 3-1-4. 试举例解说心的含意。 3-2.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心性本净说〉研读参考:1. 初期大乘经(以《般若经》为代表)的心性本净说:a)《原始般若经》(~-50)以「是心(菩萨心)非心」来诠释「心性本净」,而说心性寂灭,有与无之相对均不可得,以胜义体悟的立场否定实有清净心之说。 此立场,一直为后代中观、唯识二派所宗奉。 b)《般若经》以「清净」形容一切法甚深相的胜义体悟,并不限于心的本净(与无生、空、真如实际等同义)。 这是般若正观的平等法门,是实践的,向上的。 如来藏的自性清净,为成佛的净因、染净的依止。 这是重于心(或我)的,说明的,从上向下的(或称之为「却来门」)。 所以《般若经》的心性本净说,可能引发如来藏说,却不是如来藏说。 c)《般若经》说的「清净」即是「空」,《大智度论》解释说:「以人畏空,故言清净。」龙树这一解说,对「初期大乘」说空而演化为「后期大乘」的说有,提贡了一项应机设教的合理解说。 d)从初期大乘经典,如《般若经》、《思益梵天所问经》、《持世经》、《阿阇世王经》、《大净法门经》等来看,「心性本净」只是心「空」、「不可得」的别名,而绝不是说心有清净庄严的功德。 2. 菩提心本性清净的演化:a)在大乘佛教的开展中,起先是说「菩萨心」,迟一些才成立「菩提心」一词。 b)在大乘佛教开展中,菩提心受到了佛教界的重视,菩萨心也就被转化为菩提心了。 c)这样,本是[菩萨]观[其]能观[的菩萨]心本性清净,演化为菩提心的本性清净了。 3. 从「一切法本性空」到「心性本净」再到「自性清净心」:初期大乘经多说一切法本性净、一切法本性空,表示法界、真如的意义;心性净只是法性净中之一。 后期大乘经,倾向唯心说,心为一切法的所依,多说心性本净。 法界清净与心性本净,有了同样的意义,如来藏经典也就多说自性清净心(p. 195/4)。 3-2. 问题思考:3-2-1. 《般若经》的「心性本净」思想,与如来藏说有何不同? 3-2-2. 如何知道「菩提心本性清净」实为「菩萨心本性清净」? 发布时间:2025-11-09 11:45:39 来源:素满香 链接:https://www.sumanxiang.cn/article/3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