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达摩祖师:禅宗东土祖师菩提达摩是谁_达摩祖师的故事

2024-11-10

菩提达摩,世人常尊称达摩祖师,原为印度天竺高僧,南北朝期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开创东土第一代禅宗传佛心印。

达摩祖师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等。

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公认的东土初祖,对中国禅宗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达摩祖师:西来初地

达摩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拜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尊者为师,跟随尊者修习禅法。后成为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当般若多罗尊者认为,达摩已经习得法要时,便建议他前往中国传法。

达摩祖师乘船来到中国南越地方(今广州),其登岸处立有西来初地一碑,并建有千年古刹华林寺。

达摩祖师最初来到中国时的历史记录,现已很模糊了。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早对达摩祖师的描述,是在《洛阳伽蓝记》中:他是一位年长而虔诚的佛教徒,因惊叹于永宁寺的庄严肃穆而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续高僧传》对达摩祖师生平有一个简略的概述,大致是说,他是南天竺人,属于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达摩泛海而来,在广州登陆,先在中国的南方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由南入北,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法。

另据《景德传灯录》等载,他是南天竺香至国王的第三子,属刹帝利种姓,通晓大小乘佛法,曾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后受衣钵。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

明宪宗朱见深绘制的《达摩图》,描述的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

达摩祖师自海路来到中国后,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

传说,达摩祖师曾会见梁武帝,武帝问:我自即位以来,写经、造寺、度僧无数,功德如何?达摩祖师答:没有功德。几番对话下来,武帝始终不得要领,两人语不相契。达摩祖师遂折一根芦苇投入江中,飘然过江。

达摩祖师为禅宗在中国的发展播下了种子。随着中国禅宗的发展,与他相关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祖师逐渐成为了一个传奇。这些传奇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祖师的景仰之情。

例如,一苇渡江的故事是后人附会而来,而历来文人画家之所以对此津津乐道,实是为故事中超然世俗的禅师风度所打动。

达摩祖师:九年面壁

传说中,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到达北方,在离嵩山五乳峰中峰峰顶不远的一个天然石洞,终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长达九年。

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5米。洞门向阳,冬暖夏凉。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静谧安详。

达摩祖师面壁参禅这一题材,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禅意画中。比如,清朝王震的这幅作品,描绘的就是这一画面。

禅原是音译禅那的简称,鸠摩罗什译为思维修,运用思维活动修持的意思;玄奘译作静虑,可理解为宁静安详地深思。画家用达摩祖师面壁坐禅的形象,表达思维修和静虑的意境。

达摩祖师面壁参禅的故事或源自达摩壁观法门,过去不少人对壁观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解读成一种面壁思考的行为。

那么,达摩祖师倡导的禅法到底是怎样的呢?

达摩祖师:壁观入道

达摩祖师所教授的禅法,后因资料残缺,主要由祖师的弟子昙林所著之二入四行说为其主要理论,是以壁观法门为中心。

据《续高僧传》,达摩祖师有感于弟子道育、慧可二人多年来精进不懈的修行之心,便将此修行法门教授于他们。

根据《景德传灯录》的注解,壁观是心如墙壁的意思,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

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

达摩祖师的禅法,简明深入,展现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真面目,开展了中国禅宗的先声。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

所谓入道,是趣入菩提道。二入四行中的二入,说的就是两种趣入菩提道的方法:理入、行入。

理入是教理,行入是实践。理入是悟理,行入是修行。理入是见道,见道悟入之后,还要发行,以四行克己利他。

理入就是壁观,其主要内容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

这种大乘禅法,核心在于教人心住一境,不起他念,从而达到寂静无为的境界。

行入,是指万行同摄的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法行。

四行着重在于劝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按照佛法的教导,苦下功夫,远离一切爱憎怨恚,无欲无求,无所执著。

报怨行,修行人在行事或生活中受苦时,应当知道此苦是自己过去业报所致,不怨天尤人。

随缘行,修行人在行事过程中体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所求行,修行人在实际行事中无求无愿,安心无为,也就是体证涅槃寂静的真理。

法行,修行人在行事中体证大乘般若法性本净、本空之理。法行是四行之根本。

达摩祖师:达摩禅法

在世人印象中,达摩祖师代表一种完美的禅师典范。在中国古代的许多文人画作品中,他的形象甚至被直接用来表达禅本身的意境。

总之,壁观禅法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即通过圣教以达成觉悟;而觉悟之后,则教人不随于文教,不要拘泥于言教。

所以,后世佛教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达摩禅法的标志。因为禅法是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后目的,所以又称禅宗为佛心宗。

又有人因为达摩专以《楞伽经》教人,并以此作为参禅印证的标准,故又把禅宗称作楞伽宗。

据说,当时达摩曾把《楞伽经》四卷传授给慧可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见《楞伽经》在其心中的重要位置。

中国禅宗世系定初祖为菩提达摩,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六祖惠能大师。

达摩祖师的禅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代代衣钵传承,至六祖惠能,禅宗一脉高僧辈出,那就是另一部传奇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六榕书院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