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四谛之灭谛(三)立名差别

2025-05-18

诸经论中,就灭相摄义差别,施设种种的异名,这里依《集论》所说差别的名称,略述如下:

甲、依所灭法辨名差别,即依无余永断的总义,立有七种名称:第一名永出,永出诸缠故;这是依永断现行烦恼的缠缚而立名。第二,名永吐,永吐随眠故;这是依断烦恼的种子而立名。第三,名尽,见道对治,得离系故;在烦恼聚中,唯有所余修所断的迷事烦恼存在,迷理烦恼见道已顿断尽,亦名为尽。第四,名离欲,修道对治,得离系故;由修道渐断诸地烦恼,离诸地欲贪,渐次所显,故名离欲。第五,名灭,当来彼果苦不生故;由烦恼永尽,当来的苦果,亦永灭不生,故名为灭。第六,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现故;彼果即离系果,在证得离系果的有余依位,由证得心解脱故,心苦永不现行,心无扰动,故名寂静。第七,名没,余所有事,永灭没故;即证寂灭以后,无为之余的所有宿业烦恼所感的有漏诸蕴事,自然灭尽,入无余依位,唯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为依为住,余所有依事,皆永灭没,故名为没。

以上七名,亦显示断惑的次第:即断惑的人,先伏现行,次断种子,所以先说永出永吐。在断种中,见惑顿断,修惑渐断,所以次说尽及离欲。见修二惑种子俱断尽已,当来的苦果决定不生,故次说灭。在证灭的时候,先证有余依,后证无余依,所以最后说寂静与没。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