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衣的颜色
2025-05-20
佛教的僧衣,特别是三衣,在使用颜色方面有两项主要规定:一不许用上色或纯色,如纯青、黄、赤、白、黑和黄蓝、郁金、落沙、青黛等颜色;二在衣服上,尤其在新制的衣服上,必须点上一块别的颜色,称为坏色。
真正的坏色衣,是佛陀教导弟子们用树皮煮汁,或用污泥渍污;且在新衣之上,必定另外加旧衣的贴净,就是用旧衣的旧布,在新衣上加贴一块,以示坏式。还有一种坏色的方法,叫做点净,就是在新衣的任一已染的颜色之上,另外用其他颜色将纯一染色的新衣,点上一块色渍。戒律中规定,比丘的衣服,允许有青、黑、木兰(近似熟桑椹色或咖啡色)的三种颜色,仍非旧色,必须以本色之外的两种颜色点净之后,方始算是坏色,如果是青色衣,须以黑与木兰色点净;如果是木兰色衣,须以青与黑点净。
坏色在梵文中,音译为袈裟,译成不正、坏、浊、染、杂等等,所以凡是不正的、染坏的、都可以称为袈裟。袈裟本意是一种草,引申为由这种草取汁染色而成的赤褐色,再进一步才引申出不正色。佛陀规定弟子们应该穿坏色衣,不得穿正色或者显色衣,所以僧衣名为袈裟。其实,加沙不但可以称呼僧衣,也可以称呼其他东西,如食物的五味道之外的杂味或坏味,便可称为袈裟。可见,袈裟一词,不光是佛教的僧衣所专用。
后来,不同部派便开始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如《舍利弗问经》说,萨婆多部着皂色衣,摩诃僧袛僧着黄色衣,弥沙赛部着青色衣,昙无德部着赤衣,迦叶维部着木兰衣。这是通过三衣的颜色不同,来表示自己的宗派。虽然五部的衣着不同,但原来的赤色袈裟在五部中通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心律法师:睡的境界
1小时前
心律法师:薄命的不仅仅只是红颜
1小时前
心律法师:谁也避不开的死亡之苦
2小时前
心律法师:大智慧才有大收获
2小时前
心律法师:最珍贵的是现在拥有的一切
3小时前
什么是五蕴?
4小时前
心律法师:父亲不言爱
4小时前
毗婆尸佛经卷上
4小时前
佛教六道
4小时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