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与某居士书

2025-07-14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当求出路。 毋使临终,悔之无及。

古德有诗云:簷前雨过日头红,瞬息阴晴便不同;况是死生呼吸事, 黄昏难保听朝钟!

每忆经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

《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六章云: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佛世:通指佛法存在之时代、国土。

四者幸备,尤当努力。如登宝山,要得摩尼。

古语云:人身难得今既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又云:亲到宝山空手回,一失人身万劫难。

良以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所以如来极劝众生,发真信心,及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当以供奉三宝,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种种功德,不求来生人天福报,不求现世福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则与佛誓愿相契相合,感应道交,定满所愿。

善导大师云: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思归集二)

如人堕海,有船来救,若肯上船,即登彼岸。

莲友们!快上船吧,不可再犹豫啦!

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如不上船,难免沈溺!佛欲令汝超凡入圣,汝卻愿得有漏之福;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如摩尼珠,用弹黄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不可惜哉!宜警省焉。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来生一则,值得一读。其文曰: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有老僧摇手不之信。予谓:无论隔世,亲见一僧,结茅北峰之阴,十年颇著清修,一时善信敬慕,为别创菴,徙居之,遂致沈溺,前所微得俱丧。现世且然,况来生耶?问此为谁?予云:即老史是!其人默然。

今时像此老兄者,多矣!阿弥陀佛遥垂金臂接娑婆,而且要众生度尽方回手,曾奈我们这些愚痴众生不上船何!?

当知:念佛往生一法,乃一切众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实一切诸佛疾成正觉之最上法门。不可以简便易行、视作等闲。必须以勤恳志心,方能成办。

可参阅《净土决疑论》,见文钞卷二。

至于修持法则,龙舒文中具载。

《龙舒净土文》卷四,明修持法门。

又有《安士全书》,具载念佛往生法则,并随事积德、居尘学道、齐家、教子、淑世善民,种种法则,悉臻奥妙,可谓:通儒释于不二,冠古今而无双。一切缁素男女,皆堪永为龟鉴者也。

《安士全书》中,《西归直指》卷一,明修持法门,修净业者,宜依此行之。 随事积德等,具于《阴騭文》、《万善先资》、《欲海回狂》中明。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