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师:闲将笔墨寄因果
闲将笔墨寄因果
仲夏夜无人入睡的时节,漫步海河大道,传来京剧【沙桥饯别】那悠扬婉转的西皮唱腔
孤念你万里征途路遥远
孤念你千山万水跋涉艰难
孤念你黑夜里投宿在庵观寺院
孤念你夏日受暑冬日受寒
请到了真经即回还
王封你一代国师万古流传
慈悲为怀的三藏法师笃奉三宝,哪里为的是那一旨国师封号。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也!
菩萨畏因?菩萨知道坏事不能做,有因果常伴。众生畏果?凡夫到了受报应的时候,才晓得悔不当初。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惟盼天下发心,成为佛学文化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这既是出家人的责任所在,亦是众生的福报。
思至此,倏忽间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先生的形象跃然而出。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27年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丰先生嗜侍儿童漫画,漫画一词,发于先生。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这与他的佛缘不无关系。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那些所谓的成人们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笔淡泊。
丰子恺一生醇厚善良,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朴的画风。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又总是带有一种出家人的旷达和禅韵。
娑婆的因因果果,赤裸裸的现世在前,却常被僭越。
这,又为何来呢?
人世间的种种烦恼荡然无存,于是也就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绝对自由。因为我已经使自己直接返回到自己的根源所在,实现了个体之心与宇宙之心的合一,此岸与彼岸的合一,现象与本体的合一。一句话,我与佛的合一。
人生如诗如画。
我们感觉到的美诗美文都体现的是佛学文化与老庄相结合的中国禅宗文化底蕴。
其中既有老庄思想中的虚无恬淡、寂寞无为、养气守神、逍遥自在的审美精神,又有释家以佛学文化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的爱好,这就是中国禅宗人与宇宙冥合的智慧。
这种智慧是主体解脱后,心随所欲的明镜般的透彻和宁静状态。正是这种佛学文化底蕴使我们的一生,如诗如画达到了一种独到的境界。
朱光潜先生说: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与宣扬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
世间的因果不是我们透彻人生的工具吗?
我在想。

12道素食让身体刮刮油水
15分钟前
花式蒸饺 花样幸福
半小时前
圣空法师:明白了什么是习气后,也不是明白佛
15小时前
圣空法师 :学佛后身体生病,生活不顺,是为什么?
15小时前
圣空法师:大鼻子鬼的故事
16小时前
圣空法师:你真的放下了吗?
17小时前
圣空法师:如何将福德转为功德?
17小时前
光赞经 第九卷
18小时前
圣空法师:经典文字开示
18小时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