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厌离此世间
2025-09-26
从业缘而成的当前境遇,应该随遇而安,渐求进步,自求多福。生活的艰苦,可从淡泊中度过。人事的不安,可从勤劳与谦退中改善。佛法有‘少欲’、‘知足’法门,‘随缘而住’法门,可以修学。
切勿对照别人,渴想那无苦的快乐,无病的健康,因而增加无谓的痛苦。
说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所以从过去业报,或现在违缘所招来的身苦,我们固然要谋求相对的救治,而从现缘或宿习而来的心苦,我们在佛法的修持中,更应充分的控制他,解除他,做到‘无有恐怖’,‘忧悲苦恼灭’。
既染上重病,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痴而增重心苦。
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会引起心苦,决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会变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无苦。这主要的关键在———
(1)通达因果事理,深信业报,不为苦痛所扰乱,不颠颠倒倒的自作疮疣。
(2)忏悔罪业,求佛菩萨加被,多集善根来减轻苦恼。
(3)修习禅观,这是由心转身的有力方法。
念佛,是求得身心清净而往生净土的法门。这必须厌离此世间,彻底的看为丑恶不净,这才有可能。古人说:娑婆的厌心不切,难于舍娑婆而生净土。娑婆是五浊恶世,色身是五蕴毒聚,如彻底的观为不净,自有从不净转为清净的可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李炳南:念佛当下即佛
14小时前
李炳南:万念纷飞之际,正是用功时节
14小时前
李炳南:净宗简介
15小时前
李炳南:孝是中国人的根性
15小时前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16小时前
李炳南:门余大道
16小时前
87 龙潭崇信禅师悟道因缘
17小时前
李炳南:报恩要及时
17小时前
雄鸡念佛化去
17小时前
97 长庆慧陵禅师悟道因缘
17小时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