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厌离此世间
2025-09-26
从业缘而成的当前境遇,应该随遇而安,渐求进步,自求多福。生活的艰苦,可从淡泊中度过。人事的不安,可从勤劳与谦退中改善。佛法有‘少欲’、‘知足’法门,‘随缘而住’法门,可以修学。
切勿对照别人,渴想那无苦的快乐,无病的健康,因而增加无谓的痛苦。
说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所以从过去业报,或现在违缘所招来的身苦,我们固然要谋求相对的救治,而从现缘或宿习而来的心苦,我们在佛法的修持中,更应充分的控制他,解除他,做到‘无有恐怖’,‘忧悲苦恼灭’。
既染上重病,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痴而增重心苦。
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会引起心苦,决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会变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无苦。这主要的关键在———
(1)通达因果事理,深信业报,不为苦痛所扰乱,不颠颠倒倒的自作疮疣。
(2)忏悔罪业,求佛菩萨加被,多集善根来减轻苦恼。
(3)修习禅观,这是由心转身的有力方法。
念佛,是求得身心清净而往生净土的法门。这必须厌离此世间,彻底的看为丑恶不净,这才有可能。古人说:娑婆的厌心不切,难于舍娑婆而生净土。娑婆是五浊恶世,色身是五蕴毒聚,如彻底的观为不净,自有从不净转为清净的可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让女人肌肤更水嫩的8款平民素食 (图文)
1小时前
红油干丝
1小时前
庄春江:第三十六、优填那王的赞叹
15小时前
周叔迦:普贤行愿品颂疏
16小时前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三、忏悔文
16小时前
庄春江:第三十九、佛法的修根
17小时前
庄春江:第十、不闻雷声的赞叹
18小时前
周叔迦:行深般若的第一步
18小时前
第055集 当观无常以离众苦
19小时前
黄智海: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解释
19小时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