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做好 心愿才会得到功满
2月26日下午,安徽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当地举办了首届淮北市南湖放鱼节,不料当工作人员把几大框鲢鱼倒入水中后,就有很多市民上前抓鱼,劝都劝不住。
一边是社会好心、公益人士积极地做善事,为个人积德,放鱼回归自然,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一边是见利忘义,不顾他人的劝阻,一些市民把刚刚放生的鱼,又被捉回上岸来,放生与网捞,形成很大的差距,让网友看起来,的确让人愤怒。
从社会的公益角度上来说,热心市民主动主动参入社会公益活动,对动物进行放生,这是一种关爱动物的体现,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善事,这样的热心市民理当给一点掌声。但是,每次热心市民做善事后,在现场总会出现不和谐的一幕:那就是热心人士前脚刚放生动物,后脚就出现捕捞动物的现象,让这个善事显得有点尴尬。
从放生的科学方法来看,放生还需要考虑一定的环境因素。放生动物,除了应充分尊重动物本身习性外,还要考虑到放生的时间、地点、数量,以及天气与生存环境等因素。如果忽视了这些因素,放生无疑就成了杀生,像上述新闻中,市民捕捞放生的雨,变成了市民口中的菜,就是一种杀生了。
从放生的安全角度上来说,做好事、做善事应该做的更好。假如在放生过程中,社会热心人士与所在当地有关部门联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放生,利用船只把放生的动物在水中央进行放生,不仅仅让放生的动物更有着活动的空间,保证了动物放生后的生存质量也避免了在岸边放生后,被他人捕捞的尴尬现象。
当然,放生不可凭自己一腔热情,也不可那么任性想放就放生的,还是需要懂得科学放生方法和技巧。有些动物并不是想放生的就放生的,尤其是外来动物,对本地的动物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往往有些动物放生变成杀生,显然是好事变成坏事了,很容易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做好事、善事、做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美德,理当大力提倡。只有把好事、善事做好、做的更完美,才能确保放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当事人会更快乐,心愿才会得到功满。

韩清净:十义量 善巧义第五
11分钟前
韩清净:十义量 后序
1小时前
韩清净:世间三大势力
1小时前
雪漠: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
2小时前
韩清净:十义量 序
2小时前
放生龟遭惊天恶报,报应来临不超过15小时
3小时前
雪漠:世界需要的,是你的附加值
3小时前
放生仪轨
3小时前
详解放生功德最为第一
3小时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