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报”?俗世因果观与佛门因果观的差异
2025-07-31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凡夫众生只知今生受苦,不知乃前世宿业所致;菩萨明了报应之道未可以现生为断也。这也正好表明俗世因果观与佛门因果观有很大的差异,世俗之人目光短浅,只知现世现报;佛门的因果观则是“三报”,即现报、生报、后报。印光大师在《文钞》 中作了详细解释,具体为:
现报:谓现生作善恶,现生受祸福,此世间凡夫所共知共见者也。
生报:谓今生作善恶,来生受祸福,世间凡夫虽不知见,而大力鬼神天仙犹能知见。
后报:谓今生作善恶,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方受祸福。
若三四五生及十百千生,天仙或能见之;若至五六七八万劫,声闻道眼犹能见知;若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非如来五眼圆明者不能见也。(三编上·复丁福保居士书五)
可见肉眼凡夫智识短浅,不知还有生报与后报。甚或有人抱有侥幸心理,为恶而求不得报应。这都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因果报应观所致。只有“三报”思想才能让人明白今生每一恶念恶行必得果报,哪怕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都逃脱不掉!所谓“因缘会遇,果报还自受”。因而圣人知道要从因上修行,只有不种恶因,才能断绝恶报,这也是菩萨不畏果报而畏种因的道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五彩酸辣汤
11分钟前
魏德东:谷歌地球时代的宗教
14小时前
陈士东:密宗与禅宗
15小时前
华方田:感恩与报恩
15小时前
魏德东:佛教与生态
16小时前
华方田:永明延寿的禅净思想及其特点
16小时前
陈坚:晚明“四大高僧禅教关系论比较
17小时前
受戒、舍戒及其他
17小时前
魏德东:方立天教授关于佛教哲学体系的概括
17小时前
《护生画集》黄蜂频报春消息
18小时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