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接受道歉?
2025-06-03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十九他犯不受谢悔
《集颂》:1、他所侵犯平等悔,心怀嫌恨损恼意。
不受其谢染违犯。2、禀性不忍无恼恨。
不受忏谢犯非染。3、若欲方便施调伏。
但拖空言不应理,外道或彼好斗争。
非时非处诸不宜,虽不受悔无违犯。
《梵网经》第九重戒嗔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上一条是自己对他人有所伤害、冒犯后要去道歉和谢罪,这一条讲的是他人对自己有所伤害和冒犯后,前来道歉、谢罪、解释的要求。1、对方如果是怀着真诚心、平等心前来道歉的,自己如果因怨恨他、想报复损恼他,而不接受道歉的,是为染犯。2、如果因为自己习性很重,天生的禀性不愿接受任何人的赔礼道歉,关键是没有嗔恨心和恼害报复意,不接受道歉的话,也属犯戒,但是犯非染。3、如果因为故意调伏对方,使其改变毛病习气;或对方口是心非、并无诚意;或对方的道歉不如法理或道歉带有非法的要求;或对方是外道教徒与我们有着根本知见的分歧;或对方喜欢争强斗狠,接受道歉会引发更大的弊端;或在不适宜的时或处如正在诵经时等等,如是种种,虽不接受道歉也不犯此戒。
摘自仁清法师《佛教大乘正觉道之戒律、戒相疏义》之 菩萨四十六轻戒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宽见法师: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半小时前
宽见法师:念头的修炼
1小时前
宽见法师:到寺院来修行,首先要遵守寺规
2小时前
说法与闻法
2小时前
宽见法师:做生命中的莲花
2小时前
很多人批评「放生就是放死」
2小时前
为什么说要转变命运只有先转变自己
3小时前
宽见法师:结夏安居期间,要怎样清净三业?
3小时前
放生总被阻挠批评是怎么回事
3小时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